《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原文与赏析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夏日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会发现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星星,他们隔河相望,那东岸的星叫牵牛星,西岸的叫织女星。尤其是农历七月,两星相距更近。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编织了牛郎织女七月初七于鹊桥相会的美丽神话,歌颂了男耕女织爱情自由的和平生活。迢迢牵牛星这首古诗是这个美丽神话的高度艺术化体现。诗托织女相思之苦,以抒写人间男女情人咫尺天涯的哀怨。牛女二星本是宇宙间的两颗无情星体,它们的运行只是按照天体的规律进行,但神话却赋予它们以人的感情,使之如人间夫妇一般,有悲欢、有离合。
诗前六句写思妇相思之苦。诗人画出一幅织女相思图景,首句似写牛郎,实是写织女眼中之牛郎,“迢迢”亦是织女心中感觉相距迢遥。“皎皎”二字既符合织女星的自然属性,也是刻划人间思妇的“娇丽纯洁”形象。“纤纤”使人如见其形。“札札”则如闻其声。“终日”句与诗经·卷耳“不盈顷筐”异曲同工,乃是用一个典型细节反映人物心理活动。试想,怀人因身在此而心在彼(牛郎),故忘却眼前事,故无心劳作。诗上半篇构思新巧,用语得体,有情有形,妙笔可人。
后四句诗道出织女心中咫尺天涯的哀怨:在她看来河汉是既“清”“且浅”,是可以涉足而过的。那么这“相去复几许”的河汉并非迢迢路远,为何对她说来却可望而不可及呢?诗的结句尤其强调了“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种可望不可及的现象,把牵牛织女相隔之近写得很清楚,不用半点议论,却足见其别离之苦,及其不得相会之恨。至于是什么力量强迫他们分离,自然会引起人们的联想。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①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② 。 〔
-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志愿军队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新华社发那是1953年元旦,为了慰问朝鲜前沿部队,我们60军文工团组成五个文艺小
-
送君应典鹔鹴裘,凭仗千钟洗别愁。脱帽风流余长史,(君喜草书而不工,故以此为戏。)埋轮家世本留侯。(张纲,子房七世孙也,犍为武阳人。墓在今彭山,君岂其后耶?)子河骏马方争出,(麟府马,出子河汊。)昭义疲
-
【名句】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注释与译文]词客,擅长文辞的人,这里指东汉末著名诗人陈琳。他先附袁绍,后归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霸才,称雄之才。怜,羡慕。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陈琳灵魂
-
起首一句径直点题。“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这是紧扣题中“绝顶小亭”来写的。危,高也;危亭即高亭,因为亭基在弁山绝顶,这是吴兴地区的最高峰。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应题目的“登”字。由于小亭
-
作者: 梁建民 【本书体例】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麟凤在赤霄,何当一来仪。往与惠荀辈,中年沧洲期。天高无消息,弃我忽若遗。内惧非道流,幽人见瑕疵。洪涛隐语笑,鼓枻蓬莱池。崔嵬扶桑日,照耀珊瑚枝。风帆倚翠盖,暮把东皇衣。咽漱元和
-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赏析: 丈夫远征,妻守闺房,两地相思,天各一方。全诗围绕一个“春”字,委婉地道出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