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题解“定风波”,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此词系苏轼与友人从黄州城出游,至沙湖途中遇雨而作。
简析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早春,与朋友出游沙湖,风雨忽至,他泰然处之。此词通过出游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反映他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
-
陈与义《寒食》 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 ②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③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 ④ 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 ⑤ 【注释】 ①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或二日,冬至后的一百零五
-
【原题】:贺陈侍郎该宗祀告成加封清源郡侯二首告词有缅怀耆德养老乞言等语
-
【3221】财富的是与非(〔美〕亨特·刘易斯著,任月园译,东方出版社,8 4万字,2009年5月第1版,26元)△关于富人和穷人的经济学。全书共
-
国学名句“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出处和解释
【名句】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 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在庄稼成熟的时候,粮价便宜,就收进谷物,出售丝漆;在收获蚕茧的时候,丝价下跌,就收购丝织品和丝绵,卖掉粮食。说明经营者应掌握时
-
这是一首抒写离思的怀人之作。 上片以时景起笔,而归结于情思。“新月”颇有与“故人”暗成对比的意味,“如眉”则是不圆之意,暗点离思主题,愁上眉间。“又”是此景之叹,表明她已历见多次,既状时间之长,亦隐隐透出触目经心、怎堪又见的苦涩。“
-
【5318】赢在责任心胜在执行力(孙义、郭东峰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8 8万字,2018年8月第1版,42 8元)△7章:[1]赢在责任心,没有责任
-
【原题】:王原庆新迁居南堂以古风求写恕斋二大字并石刻次韵
-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是与布鞋联系在一起的。农村人吃得粗糙,对衣着也不怎么讲究,于穿鞋更是如此,哪怕非打扮不可时,也仅注重上衣下裤
-
《水仙·水仙》咏水仙诗鉴赏 钱秉镫千叶殊浓艳
-
你自己说过: “我是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血和乳!” 是的,我们在过去和现在,全是吃着你的血和乳在生长着,你也甘心作这样一头牛!虽然你的肌肉是一天一天地只有减少没有增多;你的血和乳为了过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