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
【题 解】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衰弱,不再有统治诸侯的力量,各诸侯争权夺利,战争此起彼伏。那时,除了军事活动,外交活动也往往成为各诸侯决定胜败的关键。因此招揽外交人才,注重辞令,成为当时的风尚。
本文写的是晏子出使楚国,用辞令战胜楚王,维护国家尊严的故事。通过描写晏子同楚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了晏子过人的机智和卓越的辩才。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则寓言表现了晏子机智敏捷、能言善辩的才干,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品质。
本文写人叙事简洁精要,情节曲折生动而又合情合理。针对楚王诬蔑齐人“善盗”的看法,晏子引用了化橘为枳的事实,说明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的原因在于水土及地理环境气候的不同。然后采用类比推理,指出齐人在齐不盗,入楚则盗,正是楚之水土、地理环境气候(即社会环境)使然。本文在精练的叙事中,将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及楚王趾高气扬、傲慢自大的鲜明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刘勰称晏子一书“事核而言练”(文心雕龙·诸子),本文正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全文描写楚王与晏子的对答,用墨不多,文字精练。但论辩双方的神态、辩词的锋芒皆表现得准确而生动。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十分吻合人物的身份、性格。例如,仅用短短的一个设问句:“齐人固善盗乎?”便将楚王目空一切、傲慢无礼的神情表现得活灵活现;又如“寡人反取病焉”一句,即使其奚落他人反被他人奚落的尴尬面孔跃然纸上。而晏子的反诘,字字千金,充分表现出他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以及善于与论敌周旋的外交才干。
-
作者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人。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
-
【3247】党代会历史细节:从一大到十八大(李颖著,党建读物出版社,29 7万字,2017年8月第1版,45元)△从每次党代会中大致选取4—11个问
-
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
-
作者: 梁靖云 【本书体例】
-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汉·桓宽 《盐铁论·地广》,立志于先类名言句子
-
作者简介 遇罗锦(1946— ),北京市人。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因日记和其兄遇罗克事受牵连,被拘留,后被判到河北茶淀站清河劳动教养三年。1969年结束劳
-
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远林气霭霭,长道风依依。览物虽暂适,感怀翻然移。所见即可骇
-
《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国学名句“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出处和解释
【名句】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语出明代海瑞《治安疏》。好就说好,一点也不掩饰其好;错就说错,一点也不夸张其错。这是作者所恪守的奉上之道。
-
景公置酒于秦山之上,酒酣,公四望其地,喟然而叹,泣数行而下。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而死乎!” 左右佐哀而泣者三人。曰:“臣细人也,犹将难死,而况公乎!弃是国也而死,其孰可为乎?” 晏子独搏其髀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