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城南感怀呈永叔》诗意|阅读答案
春阳泛野动,春阴与天低;远林气霭霭,长道风依依。览物虽暂适,感怀翻然移。所见即可骇,所闻良可悲。去年水后旱, 田亩不及犁。冬温晚得雪,宿麦生者稀。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老稚满田野,斫掘寻凫茈。此物近亦尽,卷耳共所资:昔云能驱风,充腹理不移;今乃有毒疠,肠胃生疮痍。十有七八死, 当路横其尸;犬彘咋其骨,鸟鸢啄其皮。胡为残良民,令此鸟兽肥?天岂意如此?泱荡莫可知!高位厌粱肉,坐论搀云霓;岂无富人术,使之长熙熙?我今饥伶俜,悯此复自思:自济既不暇,将复奈尔为!愁愤徒满胸,嵘峵不能齐。
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梓州铜山人,生于开封。少慷慨,有大志,曾经数次上书给皇帝,纵论时政得失。因参加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为贵族官僚势力所排挤,长期放废,闲居于苏州一带。苏舜钦关心政局,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人民疾苦,表现了爱国热情,对社会摧残贤材表示了高度愤慨。苏诗笔力雄健,感情奔放,是宋初的重要作家。诗人在春天的一个风和日暖的日子来到城外,看远处春林茂盛,感路上东风可人,可是春光给人的暂时闲适,却被在城外所见所闻灾荒情景给完全驱散了。从第九行开始连续用了二十句诗写人民在灾难中的不幸情景,灾民在野地寻食,挖野菜充饥,食物中毒,死弃道边,成为鸟兽之食。诗的最后,诗人对于这种惨象的社会原因进行了追究,他写出“高位厌粱肉,坐论搀云霓;岂无富人术,使之长熙熙?”这是对于统治者的揭露。这等于说:你们这些有权势的官僚们,吃厌了精米肥肉,在那里坐论空谈,误国害民,并没有真正能使老百姓得以免除饥寒冻馁的策术!诗人很怅恨自己也处于饥寒伶俜之中,在人民苦难面前无能为力,感到只有以诗抒发心中有如高山峻岭那样广大的愤怨不平!这是一首古风体,诗人以雄健的笔力,自如地驱遣着生活材料,抒发着自己的感情,非常朴素自然;纷乱的现象,愤懑的不平,在诗中得到了有条不紊的表现。诗的结构方面,从春天景况转入饿殍遍野,然后又从人民灾难进而追究社会原因,继而又慨叹自己的无能为力,这几处转折,都非常轻便,看出诗人的艺术处理方式是很杰出的。-
仙鸟何飘飖,绿衣翠为襟。顾我差池羽,咬咬怀好音。徘徊洛阳中,游戏清川浔。神交不在结,欢爱自中心。驾言忽徂征,云路邈且深。朝游尚同啄,夕息当异林。出饯宿东郊,列筵属城阴。举酒欲为乐,忧怀方沈沈。
-
母亲总是那么坚强,少有眼泪。和母亲约好,要见个面,我想安慰她。昨日听到她在电话里又伤心了,我心很疼,替我的母亲。我小心翼翼地安排接
-
作者: 赵魁元 【本书体例】
-
晋归钟仪 (成公九年) 【题解】 楚国钟仪作为俘虏,应对晋侯有礼有节,不忘维护本国形象,因此赢得晋国君臣的尊敬与信赖,获释回
-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着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
-
龙钟三十九,劳生已强半。岁暮日斜时,还为昔人叹。(乐天诗云,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今年一线在,那复堪把玩。欲起强持酒,故交云雨散。惟有病相寻,空斋为老伴。萧条灯火冷,寒夜何时旦。倦仆触屏风,饥鼯嗅
-
殿前欢·闲居 赵显宏 去来兮。东林春尽蕨芽肥。 回头那顾名和利。付与希夷。 下长生不死棋。养三寸元阳气。 落一觉浑沦睡。莺花过眼。 鸥鹭忘机。
-
(元)虞集 南乡一剪梅招熊少府 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这是以词的形式邀客的请柬,雅致而有新意
-
最好是做石最好是昆仑之石没有砌阶登高之乐没有垫路铺踩之苦是云最好是昆仑之云没有被欣赏、解暑的殊荣无畏于汇聚,也无畏于离析种花最好是
-
湖上秋风聚萤苑,门前春浪散花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