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明)
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人。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他年少时虽家境贫寒,但却非常好学,受业于元末古代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做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
做官之前,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他的文章所写的社会生活面较广,尤其长于传记的写作,文字简练朴素,著作甚丰。在当时影响很大,传说高丽、日本也出重价收买他的文集。做官之后,文章内容大都歌颂“王朝贤君”,宣扬忠孝节义,风格也变得“雍容典雅”。
入选教材作品
送东阳马生序(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八年级下册,语文出版社教材九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重阳节古诗词100首推荐,内容包括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大全,九九重阳节古诗词大全,重阳节古诗词大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
-
韦庄入蜀时的心态是非常复杂的。这从韦庄接到朝廷命令时所作的另一首诗《寄右省李起居》中可以看出。《寄右省李起居》开头两句“已向鸳行接雁行,便应双拜紫微郎”,则说明韦庄在接到朝廷征书准备入蜀一开始时是非常欣喜和激动的,但在奉使入蜀时所作的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描写离别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离别的诗句古诗,描写离别的古诗词,关于离别的古诗~。离别的诗句 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 与君离别
-
怒涛千里破空飞,洗尽青衫辇路泥。更惜秋风一帆足,南楼只在远山西。
-
无数。花间石室可容车,流苏宝盖窥灵宇。何年霹雳起神物,玉棺飞出王乔墓。当时醉卧动千日,至今石缝余糟醑。仙人一去五十年,花老室空谁作主。手植数松今偃盖,苍髯白甲低琼户。我来取酒酹先生,后车仍载胡琴女。一
-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出处】唐沈佺期《杂诗》 【意思】听说黄龙城, 战事频频无尽期。昔日家中共赏月, 可怜今日隔千里, 月亮久照汉家营。 【全诗】 《杂诗》 .[
-
《梅花·梅花三首》咏梅花诗鉴赏 韩驹江南岁晚
-
懊恼曲,亦作《懊侬曲》、《懊恼歌》。据《古今乐录》云:“《懊恼歌》者,晋石崇为绿珠所作。”《懊恼曲》即其变曲。《南齐书·王敬则传》:“ 仲雄於御前鼓琴,作《懊侬曲》,歌曰:‘常叹负情侬,郎今果行许。’”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前四句借反
-
明·冯梦龙雍熙中2,一诗伯作《宿山房即事诗》曰3:“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4
-
民以食为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都得解决吃饭问题。阳明先生来到龙场,就陷入缺粮少吃的困境,该诗描述的就是缺粮时向农人学习耕田的情景。但从该诗来看,并没有直接描写“学农”,而是通过学农,反映作者对农业的认识,对于“贫寡”的关注。这首诗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