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任侠《秦淮“潜社”曲会》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常任侠
秦淮“潜社”曲会
座中酒客皆年少,一笑酡颜各解衣。
半日豪情成放浪,四筵雄辩有从违。
轻舟泊岸楼阴静,远市初灯树色微。
长板桥西歌管盛,夜凉明月送人归。
作者简介常任侠(1904—1996年),别名季青,生于安徽阜阳颍上县。著名艺术考古学家、东方艺术史研究专家、诗人,中国艺术史学会创办人之一。主要从事中国以及中亚、东亚、东南亚诸国美术史以及音乐、舞蹈史的研究,对中国与印度、日本的文艺交流史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题解潜社,20世纪30年代,南京中央大学学生组织的文学社团,学习中国古典词曲创作。此诗描述他们在秦淮河边举办的一次词曲研讨酒会。
简析此诗真实地记述了20世纪30年代南京大学生们一次文学酒会的情景。前四句描述他们青春焕发,开怀畅饮,激情雄辩的情态;后四句则描绘了秦淮河“轻舟泊岸”,灯树迷离的静谧夜景和大学生们在夜凉明月中归去的身影。这首诗描述生动形象,酒楼内的热烈喧哗场景与秦淮河朦胧静谧的夜色相互映衬,动静结合,充分展示了文学青年的性格特征与秦淮河之夜的特色。当然不久后就因为日军攻占南京而迫使青年学生四散流亡。
-
【原题】:朱伯徽自溪南携酒至婺源山中兼示垂丝海棠醉中求赋七言
-
这首句指胡邦衡所上“封事”,“九重关”,君门九重,极言深不易达。第二句借天上的虎豹言“封事”上达帝前之不易。“清都”,这里以清都比朝廷,虎豹指奸臣和爪牙。第二句是补充第一句之意,因当天守关虎豹被关,所以“封事”能直达殿上。三四句写朝廷上
-
狼 纪 昀 沧州一带海滨煮盐之地, 谓之灶泡。 袤延数百里, 并斥卤 (1) 不可耕种, 荒草粘天,略如塞外, 故狼多窟穴 (2) 于其中。 捕之者掘地为阱, 深数尺, 广三四尺, 以板覆其上, 中凿
-
这是一首题咏之作。诗虽以“王氏能远楼”为题,其实只是一首饮酒歌。“能远楼”或是王氏酒家。诗一起就用了两个典故。“天池鹏”出自《庄子·逍遥游》,说是南冥天池乃北海鲲鹏的目的地,此鸟一飞便在九万里高空之上,实在是逍遥之至。“辽东鹤”出自《搜神后记》,说是辽东人丁令威学道化鹤,千年一归,见城郭如故而人物一
-
作者: 童继红崔承枢魏惠明 【原诗】:慈母手中线,游
-
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
-
古文观止·明文·袁宏道·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
-
天虽不忧人之暗,辟户牖必取己明焉,则天无事也;地虽不忧人之贫,伐木刈草必取己富焉,则地无事也;圣人虽不忧人之危,百姓准上而比于下,其必取己安焉,则圣人无事也。故圣人处上,能无害人,不能使人无己害也,则
-
鹿柴①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影②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注释】 ①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 ②返影:指日落时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