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塘马上·贺铸》原文与赏析
贺铸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他一生没有从科举走入仕途,只在地方上担任武职。后任泗州(今安徽泗县)、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等地通判。一生在官场上不得志,未有重大作用。晚年退居苏州横塘, 自号庆湖遗老。
此诗作于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九月,当时诗人在石迹戍任管界巡检。首句,诗人开门见山地直抒自己官场失意不得志的事实:“壮图忽忽负当年。”“壮图”,远大的抱负。“忽忽”,即悠忽,指消磨岁月。这句的意思是说: 自己这样消磨时间,是有负于当年的远大抱负的。诗人青少年时代曾怀抱豪情壮志,期望将来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然而冷酷的事实证明他早年的“壮图”不过是阳光下一个五彩缤纷的肥皂泡,很快地进裂了,最后仅仅捞了个管界巡检这样一个小得可怜的芝麻绿豆官。在这种官场失意、雄图不展的逆境之中,诗人只好借诗来排解心中的忧闷抑郁以及满腔怨愤之情,集中地表现了诗人才干未能施展、抱负未能实现的失意。
次句,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怨情:“回羡农儿过我贤。”诗人身居官位,骑在马上,回过头来却羡慕农家的孩子比自己好。第三、四两句具体叙写“农儿过我贤”的情况。你看那牧童多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在水已低落下去的池塘旁边,在那淡淡的秋日光下,牧童仰卧在牛背上面,悠悠自得地望着青天。郁抑不得志、整天骑着马在田间巡查的小武官与这个自由自在地享受农家乐的天真烂漫的牧童相比, 自觉惭愧,反生了羡慕之心。这“回羡”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沉怨:名曰管界巡检,其实还不如一个农儿牧童!怨愤之情不言自明。
这首诗出色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首先是自己与自己对比。诗人用“壮图”表现自己早年的远大抱负,又用“忽忽负当年”直抒自己如今的官场失意。通过自身的今昔对比,怨情顿生。其次是自己同“农儿”对比。诗人是一个小小的武官,每天在马背上巡查田界,消磨了青春年华,满身才干不能施展,觉得自己竟不如悠然自在的牧童,这样一对照,更显得自己的不得志和失意,于是心里怨愤不已。
-
【名句】王顾左右而言他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齐王回顾他的左右,避开正题而说其他的事情。后用以形容对主要问题故意避而不答。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林中散步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林中幽径的诗句,关于“散步”的古诗,形容散步的诗句。1.《鲁山山行》宋代: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2.《终南山
-
【注释】:
-
夜雪有佳趣,幽人出书幔微寒生枕席,轻素封阶墀。坐罢楚弦曲,起吟班扇诗。明宜灭烛后,净爱褰帘时。窗引曙色早,庭销春气迟。山阴应有兴,不卧待徽之。
-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 “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 愿为忠臣安可得
-
《存在与虚无》 法国让——保尔·萨特著。本书最初发表于1943年,问世后引起很大反响,被译成多种文字并多次再版。中文本根据法国Gallimard书店1981年法文版译出,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
-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溪春。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
范仲淹《越上闻子规》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注释】 (1)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作者知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任上,时年五十岁。越上:越中,今浙江绍兴一带。
-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作品赏
-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是关于描写“人物摹写·人物形象·平民”类的诗句。 此句写白发的老农如鹤一样站立在麦场的高处,焦急地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