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白头吟
【原文】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1]。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2]。
今日斗[3]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4]。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5]!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6]为!
【注释】
[1]皑、皎:都是白的意思。
[2]两意:二心,指情变。决:别。
[3]斗:盛酒的器具。
[4]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貌。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东西流,即东流。“东西”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
[5]竹竿:指钓竿。袅袅:动摇貌。蓰(shāi)蓰:形容鱼尾像濡湿的羽毛。
[6]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叫作刀钱,又称为钱刀。
【作者介绍】
关于此篇的作者,有人谓卓文君。晋葛洪西京杂记说:“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也有人认为是汉代一位被遗弃的妇女对负心人表示决绝的民歌。此处暂从前者。
卓文君(公元前175—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四川临邛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赏析】
白头吟为汉乐府古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为皑如山上雪。白头吟古辞二首,一为晋乐所奏,载于宋书·乐志,即大曲白头吟古辞五解,与本篇内容相同而篇幅略长;一为本篇,乐府诗集收人相和歌辞中的楚调曲。因其中有“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句,故名白头吟。郭茂倩释为“疾人相知,以新间旧,不能白首,故以为名”。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弃妇形象,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婚姻悲剧,而且着力歌颂了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高尚态度和她的美好情操。她重视情义,鄙夷金钱;要求专一,反对“两意”。当她了解到丈夫感情不专之后,既没有丝毫的委曲求全,也没有疯狂的诅咒和软弱的悲哀,表现出了妇女自身的人格尊严。她是把痛苦埋在心底,冷静而温和地和负心丈夫置酒告别,气度何等闲静,胸襟何等开阔!虽然她对旧情不无留恋和幻想,但更多的却是深沉的人生反思。
全诗十六句分四节,每四句一节,每节意思转进一层。首节以高山白雪、云间皎月起兴,以明净素洁的形象自誓并点明决绝的原因。次节正面写决绝。第三节写女子对纯真爱情的憧憬。第四节对只重金钱不重爱情的男子进行谴责。
诗中的女主人公性格特征十分鲜明,既忠贞执着、果断坚强,又温柔委婉、自伤情多。与一般汉乐府古辞用质朴的口语叙事不同的是,此诗多用优美的书面语言,以形象比兴抒情,用叠字如“凄凄”“袅袅”“蓰蓰”,在斩钉截铁的语气中回环往复,含蓄精警,将女子品格的贞洁和内在精神的光芒展现得令人仰望。
下面说的内容,可以作为此诗的一个注脚。
司马相如娶得美人归之后,经历一番波折,终于在事业上崭露锋芒,被举荐做官。他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为此,卓文君便写了这首白头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軔,也为她们的故事增添了几分美丽的哀伤。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凄怨的怨郎诗与诀别书,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怨郎诗曰: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飘零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诀别书曰: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
卓文君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终于苦尽甘来。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千转百回,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
-
古歌谣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是古游戏名
-
古文观止·隋唐五代文·杜牧·阿房宫赋 六王毕
-
古文·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 《战国策》秦王使人
-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地。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麇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
-
出差回来,我发现老徐独自坐在小区一角的石凳上,闷闷地咂着烟,无精打采地望着天。 我有些疑惑,悄悄近前,发现他嘴里还在自言自语
-
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锺我辈一酸辛。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
-
山道层峦水道牵 ② ,一桥过罢一桥连。 登峰接近三台域 ③ ,陟岭遥开万里天。 玉岫银花梅映色 ④ ,苍松古柏鹤高眠。 凌空恍得青云路 ⑤ ,回头悠悠觉自然 ⑥ 。 ①本诗写登山行踪及陶醉于大自然中的
-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使君
-
古代诗文名篇之王维诗《鸟鸣涧;鹿柴;竹里馆》原文、鉴赏和解读
王维诗《鸟鸣涧;鹿柴;竹里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注释】 选自《庄子·秋水》。 井蛙:井底之蛙。喻指见识不大。 拘:局限。 虚:通“墟”,指井蛙生活的地方。 夏虫:春生秋死的昆虫。 笃:与“拘”互文,限制的意思。 时:时令。 曲士:乡曲之士。见识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