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淮阴侯传·罗隐》原文与赏析
罗隐
寒灯挑尽见遗尘, 试沥椒浆合有神。
莫恨高皇不终始, 灭秦谋项是何人?
在楚汉相争中,韩信相助刘邦灭了项羽而立国建树了不朽的功勋。可是,刘邦却嫉妒韩信的才智,并视为是自己的心患,终于将这位匡汉重臣杀死。诗人根据这个历史事件,抒发了为韩信愤愤不平的感情,写下了这首书淮阴侯传。
这首诗采用正话反说的手法,曲折地表达了对刘邦与韩信之间是非的识见,出语奇崛,思绪激荡,既有浓烈的诗味,又有灵思独运的机趣。
“寒灯挑尽见遗尘,试沥椒浆合有神”,暗喻韩信的屈死,表示了对韩信的同情与敬仰。诗人夜读史籍,祭奠亡灵,禁不住心驰神飞。“寒灯挑尽”以言“见遗尘”的时间之久,可知专心致志已到了忘寝不倦的程度。“遗尘”,固然是指沾满了灰尘的古书,同时还指早于千年之前就土掩了的韩信的悲剧遗事。诗人边读边思索,越看越感到韩信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物,愈想愈觉得韩信被刘邦忌杀的天理不公,于是不由自主地在心底里呼唤着含冤而死的英魂。他虔诚地“沥椒浆”即倒香酒洒祭的举动,钟情地说出了他“合有神”即认为韩信的神灵应当显现的奇思异想,就表明了他对于这么一个以扶汉的卓绝功勋而著称当年的杰出人物的不幸遭际,叹喟不已,寄托哀思,同时在心目中油然站起了韩信这令他崇敬的形象。
“莫恨高皇不终始,灭秦谋项是何人”,针对前面所写的内容,顺承沥洒祭奠之意,说:韩信也不要去怨恨刘邦未能与之共事始终,想一想具有消灭秦朝和项羽本领的人是谁呢?用设问来代替议论,以反语来抒写感受,大闪颖芒,熠熠生光。不正面谴责刘邦出于私心而杀害韩信的阴险毒辣,也不去正面就韩信屈死未央宫的千古悲剧进行评说,而却故意埋怨韩信的功高震主,形写刘邦的下此毒手的不无理由,可谓别出机杼,出人意表,让读者在醒明的题旨中分外感到刘邦的凶残,比直接揭露还要来得鞭挞有力,也越发感到韩信罹杀身之祸的悲惨,比直接叹惜还要来得沉痛至深!
全诗脱离了述古加论史的老套,融进去诗人浓烈的感情色彩,既有动人心弦的艺术力量,又有警世喻今的启迪作用,久读不衰,不可多见!
-
天门有灵泉,埃尘未尝至。日月自高照,云霞亦辉庇。惟抱夷齐心,饮之可无愧。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柳永的代表作少游,内容包括柳永的十首少年游,柳永的少年游,柳永《少年游》诗词。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去一云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雨霖铃
-
西方文学·《追忆流水年华》 是法国著名的“意
-
【名句】人面桃花相映红 [注释与译文]原诗叙写作者“寻春遇艳”和“再寻不遇”的经过。这是诗的第二句,说所遇的姑娘那美丽的面庞与盛开的桃花相互映照,显得分外红艳。诗句回环相衬,传神地描绘了少女的丰采和含
-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内容】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赏析】: 肃宗乾元二年(75
-
《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
-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
-
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古调何人识,初闻满座惊。落盘珠历历,摇佩玉铮铮。似劝杯中物,如含林下情。时移音律改,岂是昔时声。
-
作者: 宋玉 【原文】: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