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黄淳耀》原文与赏析
黄淳耀
田泥深处马蹄奔, 县帖如雷过废村。
见说抽丁多不惧, 年荒已自鬻儿孙!
黄淳耀(1605—1645),字蕴生,号陶庵,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1645年,他参加了嘉定人民的抗清斗争,被推为首领。失败后,自缢而死。他的诗风朴厚明朗,诗中有感讽时事、关心民生疾苦之作。
这首诗用异乎寻常的笔法写出农民在封建苛政残害下的怨苦之情。
开头两句写抽丁公文下达到灾情深重的“废村”。“田泥深处马蹄奔”,既写出官差粗暴地践踏农田、横冲直闯的情景,又暗示这一道公文的紧急性,跟下句“县帖如雷过废村”紧密呼应、衔接。“如雷”二字极其形象地显示了抽丁之举的紧急、严厉,容不得丝毫的宽怠。
可第三句写废村的农民偏偏都十分宽松懈怠:“见说抽丁多不惧”。这一反常之举立即使人产生了悬念,为什么农民听说抽丁反而都不害怕呢?第四句推出答案,使人恍然大悟,原来由于年荒岁歉,农民无以为生,都早已把子孙卖光了!这个村庄,已变成只剩老弱妇孺、无壮丁可抽的“废村”!通过这一异乎寻常的反衬之笔,让读者深刻体会到灾情之严重,灾民生活之惨烈。
-
国学名句“为山者,基于一箦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出处和解释
【名句】为山者,基于一箦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语出北齐刘昼《刘子·崇学》。堆山,始于一筐之土,而最终形成数千丈的高山;挖井,起于三寸深的小坑,而最终至有万仞之深。形容
-
长篇小说。沙汀著。写于1941至1942年间。作品围绕四川内地北斗镇开发烧箕背金矿的事件,描写土豪劣绅间的一场争斗,暴露了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阶层的腐朽与黑暗。地主何寡母一心保住自家坟山的“风水”,不准
-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此去尔勿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表,内容包括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及含义,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植物类2、动物类3、乐器类4、自然类5、场所类 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
-
涉江 屈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福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
叹惜高生老,新诗日又多。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主将收才子,崆峒足凯歌。闻君已朱绂,且得慰蹉跎。 作品赏析此诗,黄鹤以为十三载所寄,姑从之。适既然为书记,而又被朱绂,应在十二载之后也。叹息高生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作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