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园小梅·众芳摇落》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山园小梅·众芳摇落
林逋
【原文】
众芳摇落独暄妍[1],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2],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3],不须檀板共金樽[4]。
【注释】
[1]暄妍:明媚多姿。
[2]霜禽:羽毛白色的禽鸟。偷眼:偷偷地拿眼看。
[3]狎:亲近。
[4]檀板:檀木制的拍板,此处指歌舞。金樽:豪华的酒杯,此处指饮酒。檀板和金樽,指世俗的歌舞宴饮。
【作者】
林逋(968~1028年),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岁浪游江淮间,后归隐杭州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经身不仕,也不婚娶,旧时称其“梅妻鹤子”。天圣六年卒,仁宗赐谥和靖先生。宋史东都事略名臣碑传琬琰集均有传。逋善行书,喜为诗,与钱易、范仲淹、梅尧臣、陈尧佐均有诗酬答。其诗风格淡远,有林和靖诗集四卷,补遗一卷。全宋词录其词三首。
【赏析】
林逋是宋代著名隐士,年轻时漫游江淮,四十余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他一生写了不少咏梅诗篇,这首诗即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被誉为“咏梅绝唱”。
首联展现了不随流俗、傲世独立的梅花形象:凛凛寒冬,万花凋谢,独梅花可以迎风傲雪地绽放,这时它是花园中的主宰。这是从梅的生活环境入手。颔联则是对梅的具体刻画,“疏影横斜水清浅”写其姿态,“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其幽香。两句都是侧写,欣赏梅的虬枝,可观其水中之影,清浅之水映横斜之疏影,梅枝的清峻跃然纸上;欲感受梅的幽香也要等到黄昏,尘嚣已定,月华初升,梅花淡淡的清香好像融入月光,萦绕在人的周围。整个意境清冷静谧,超凡脱俗。张炎在词源中盛赞此联:“诗之赋梅,惟和靖(林逋)一联而已,世非无诗,无能与之齐驱耳。”颈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借禽、蝶的态度烘托梅之高洁,“霜禽欲下先偷眼”写霜禽窥艳欲来,却又惊艳迟疑之态。“粉蝶如知合断魂”是揣拟之辞,因粉蝶是生活在温暖季节的,无缘领略梅的芳姿,如果知道梅花的美丽肯定会为之销魂的。尾联点明以梅花之清雅,诗人以“微吟”差可相酬,而无须世俗之人携檀板金樽来赏花的那份热闹。
全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因而用侧面烘托的笔法,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这种神韵其实就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此诗托物言志,寄托了作者清雅孤高的情怀,所以苏轼在书林逋诗后说:“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
陵园妾,颜色如花命如叶。命如叶薄将奈何?一奉寝宫年月多。年月多,春愁秋思知何限?青丝发落丛鬓疏,红玉肤销系裙缦。忆昔宫中被妒猜,因谗得罪配陵来。老母啼呼趁车别,中宫监送锁门回。山宫一闭无开日,未死此身
-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为。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儿寒何衣,儿饥何食。儿行于野,履霜以足。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
元次山大唐中兴颂 有序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陷洛阳。明年,
-
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为清明节。清明前后正是中春,以后就步入暮春了。清明前后春意盎然是踏青赏春的佳时。吴惟信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西湖美丽的苏堤和游人游春热闹的场面以及游人散后幽美的景色。清明是美的,西湖的清明更美。 《苏堤清明即事》虽短小
-
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 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
-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作品赏析这是诗人中年以后隐居终南山期间写的一首赠答友人的小诗。张五弟,即张湮,唐代书画家,官至刑部员外郎,与
-
在这茂盛的人间我拒绝色眯眯的微笑黏糊糊的问候路遇我挪不动的脚步擦肩而过又频频回首的三七分头我拒绝虚拟的咖啡暧昧的表情符号来历不明的
-
洪适《满江红》洪 适 洪 适 春色匆匆,三分过、二分光景。吾老矣,坡轮西下 ① ,可堪弄影。曲水流觞时节好,茂林修竹池台永。望前村、绿柳荫茅檐,云封岭。蜂蝶闹,烟花整。百年梦,如俄顷 ② 。这回头陈迹
-
【名句】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注释与译文]“生生”、“呖呖”均为象声词。翦,同“剪”,这里比喻声音清脆。两句的意思是:啾啾的燕语明快清脆,呖呖的莺歌圆润婉转。曲文抓住不同禽鸟鸣叫的不同特征
-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