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诚信而罔违兮,情素洁于纫帛。|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申①诚信而罔②违兮,情素③洁于纫帛④。
【注释】①申:表明。②罔:无。③素:白色,④纫(ren)帛:束帛,丝绸。
【释义】申明重视诚信而没有违背,情志洁净比素帛还要洁白。
【点评】大诗人屈原虽身处逆境,但仍能坚持诚信和高洁的品格。
参考文献
屈原灵怀
-
《三冬劳聚学,驷景重兼金.》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三冬劳聚学,驷景重兼金。》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红白花传 明代文言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明末。 现仅存朝鲜光武二年(1898)抄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大明成化年间,河南洛阳县聚星村荀景华与桂冬荣,同为文人,又系连襟。
-
缁衣 【题解】 本篇从人的好恶言行出发,论述了治国安民的道理,以及安身立命之道。名为《缁衣》,只是因为文中引用了《缁衣》这首诗
-
入直周必大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一字洪道,号省斋居士,
-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
此词描写暮春季节,深闺思远的心情。上片以景衬情。杏花飘落,如疏雨洒在湖边的长堤上,散发着芳香。“高楼帘幕垂”,明写景物,暗写人物的思想、神态和感情。下片以联想古诗词的意境,写思妇的春愁。全词含蓄蕴藉,清新婉约。
-
《酒泉子》·潘阆 潘阆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 潘阆《酒泉子》共十首,其一二忆钱塘,其三四忆西湖,其五至十分
-
这首诗题为“宫怨”,却没有出现宫女的形象,而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宫苑景物和环境气氛的描写,烘托、暗示出宫女的愁怨之情。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抓住深宫寂寥、令人厌倦的特点,着眼于“柳色”和“莺啼”,描绘柳掩画楼、莺啼晓
-
西方文学·《尤利西斯》 爱尔兰小说家詹姆士·
-
豪迈的狄奥墨得斯,你何必问我的家世? 正如树叶荣枯,人类的世代也如此, 秋风将枯叶撒落一地,春天来到 林中又会滋发许多新的绿叶, 人类也如是,一代出生一代凋谢。 公元前13世纪,在希腊半岛上发生了一场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