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大《入直》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入直
周必大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
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
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一字洪道,号省斋居士,晚号平园老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举进士,二十七年(1157)考取博学宏词科。历官中书舍人、枢密使,孝宗时拜右丞相,光宗朝拜左丞相,封益国公,卒谥文忠。著有玉堂类稿,今存诗六百余首。全宋诗录其诗十四卷又二句。
入直集作入直召对宣德殿赐茶而退。诗作于孝宗乾道七年(1171)七月,作者时任左丞相。“入直”,即入值,也即晚上到翰林院值班,以备皇帝询问。“召对”,“召”指皇帝召见;“对”指周必大回答皇帝的询问。“宣德殿”为南宋首都临安皇宫里的宫殿名。
首句写景。道路两旁的槐树枝上栖息着归巢的暮鸦,可见翰林院周围的绿化很好,生态环境不错,很幽静。
次句叙事。宫使到翰林院传旨说皇帝召见,诗人到宣德殿后,皇帝让坐,并赐茶。这句诗涉及到三个人、许多事,只用七个字就写完了,很精练。在取材方面,诗人突出写了皇帝的恩典,至于君臣间所谈论的问题则一个字未提。
后两句写诗人被皇帝召见后心情非常激动。第三句写诗人回到翰林院后,兴奋不已,难以入眠。“玉堂”指翰林院。汉时待召于玉堂殿,唐时待召于翰林院,至宋以后,翰林院有了“玉堂”的称号。“清”形容神清气爽。末句写正因为难以入眠,所以索性欣赏着月光下的紫薇花。“紫薇”为木本观赏花卉,花期长,4月开花,能延续到9月。花的颜色有白、红、紫、翠等4种颜色,分别称为白薇、红薇、紫薇、翠薇。古代中央政府机构花园里多种紫薇,是因为它象征着皇帝所居住的地方。
此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臣子受到皇上召见的心态,他们感恩,觉得荣耀,并激动不已,还写诗夸耀,讨好皇帝,以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周必大官运亨通与持有这种心态不无关系。此诗颇有认识价值。
-
名言: 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句意: 用人是用旧臣好, 不象用器物, 不要旧的, 只要新的。 出处: 《尚书·盘庚上》
-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开篇突兀而起。紧扣题目,描写吞云楼的胜概。巍巍高楼,直耸云天,华美、壮观。第一句是作者站在远处仰望云端,直抒赞赏之情,是正面描写楼之高耸入云。第二句用对比手法,说吞云楼的雄姿胜概足以压倒武昌黄鹤山上的南楼。这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After the rain in the empty mountain, the weather feels like autumn late.
上一句:空山新雨后。
Previous line: After the rain in the empty mountain.
下一句:天气晚来秋。
-
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科斗光射天。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苍颜白发便生光,袖有骊珠三十四。归来车马
-
【原题】:昌化县西广福寺前岭上有古松一株甚奇每过其下徘徊不能去今夏五月过之始赋一绝
-
元好问的《眼中》是一首闲适的诗歌作品,通过描绘世界在眼中的美妙之处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他以清新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将日常琐事与宇宙的壮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诗中所表达的深意,让人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富有哲理,读来令人陶醉。
-
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
-
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他人用之,己无善而望他人爱之,亦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大泽之
《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他人用之,己无善而望他人爱之,亦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大泽之不润,虽欲弗馁其可得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高义唯良牧,深仁自下车。宁知凿井处,还是饮冰馀。地即泉源久,人当汲引初。体清能鉴物,色洞每含虚。上善滋来往,中和浃里闾。济时应未竭,怀惠复何如。
-
作者: 李萍 【作家简介】古拉姆·阿巴斯(190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