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刑者君子行之,则诚信而简易,简易则人安;小人习之,则诈伪而滋彰,滋彰则俗弊。|什么
【名句】盖刑者君子行①之,则诚信而简易②,简易则人安③;小人习④之,则诈伪而滋彰⑤,滋彰则俗弊⑥。
【注释】①行:执行。②简易:不烦苛。③安:稳定。④习:研习,这里指掌管、主持。⑤滋彰:滋生暴露。⑥俗弊:社会风气败坏。
【释义】刑法由君子主持,则会讲求诚信而不烦苛,不烦苛则百姓生活稳定;小人掌管刑法,则会导致欺诈滋长,欺诈滋长就会败坏社会风气。
【点评】掌管法律者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会相同。
参考文献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五十六论刑法之弊
-
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延年献佳作,邈与诗人俱。我来不及此,独立钟山孤。杨宰穆清风,芳声腾海隅。英僚满四座,粲若琼林敷。鹢首弄倒景,蛾眉缀明珠。新弦采梨
-
【注释】 选自《墨子·所染》。 苍:青。 入:染料。 【赏析】 一次,墨子在染坊里看见染丝的人,联想到环境和周围人群对人的影响,十分感慨。他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意思
-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依依袅袅复青青,句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红板江桥
-
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原文】 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1]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2]之处,当
-
【名句】猛虎虽猛犹可喜,横行只在深山里 语出明代高启《猛虎行》诗。猛虎虽然凶猛,但还可以让人欣慰,它只是在深山里逞凶狂。两句诗意在言外,说明人世间还有比猛虎更凶猛的东西,作者这里指苛暴的政治。
-
写了吟看满卷愁,浅红笺纸小银钩。未容寄与微之去,已被人传到越州。
-
《汉魏六朝散文·鲍照》原文鉴赏 鲍照(公元?—
-
《只三句绝佳 李清照 赵明诚 陆德夫》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韦应物(737—约789),长安人,早年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专事唐玄宗。玄宗死后,韦应物折节
-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作品赏析【注解】:1、红颜:指年青的时候。2、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3、卧松云:隐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