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黄景仁《感旧四首(其二)》追忆往昔诗篇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黄景仁《感旧四首(其二)》追忆往昔诗篇

感旧四首(其二)·黄景仁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此诗的意脉与前一首遥遥相通。“宿酲”二字,既绾合前首的“醉流霞”与“杯底”,又承接“匆匆觉得扬州梦”一句,有峰断云连之妙。

首联是倒装错综句式,按正常语序,应是:窗前啼鹃又声声把我从宿酲中唤起,似乎在催我归去。这两句从字面来看,是化用韩愈赠同游“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之句,实际上也暗含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怨)之意。自一别之后,伊人踪迹杳然,只有梦中才能一晤,然而啼鹃无情,偏唤梦醒,怎不令诗人倍觉烦恼?诗中着一“又”字,可见鹃催梦醒已非一次。更何况杜鹃催归之日,正是春色将阑之时,岂不更使诗人平添一段烦恼?值得玩味的是“尚宿酲”三字,“酲”者,因酒醉而神志不清之谓也。诗人梦醒之后,而酒意犹未全消,神志仍然痴迷,是因为昨夜喝酒太多?还是因为在梦中又与伊人一道共“醉流霞”?也许二者兼而有之吧?

颔联二句是慨叹旧日之盟誓犹在,而此时之心境全非。“丹青”,指丹砂和青,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其色不易褪去,所以常用来比喻坚贞不渝的盟约。阮籍咏怀中所谓“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即是此意。“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时著名的辞赋家,因其曾以琴声挑逗卓文君,故用以自比。“丹青旧誓相如札”,意谓我们当日信誓旦旦的盟约还留存在书札之中。“禅榻”,指和尚坐禅的床榻。杜牧醉后题僧院诗云:“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仲则借用此典,乃是状写此时独处的索寞惆怅之情,并非真的悟出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禅理。就其结构来看,此句既遥承前首“匆匆觉得扬州梦”之句,又为下文的“回首三生”与“细逐空香”埋下伏笔。

颈联乃刻骨情语,写得极为凄苦。“别后相思空一水”,化用诗经·秦风·兼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与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句意,其苦涩之况味,与李义山“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无题)庶几相近。“重来回首已三生”,意境大似义山“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所谓“三生”,指前生、今生和来生,系佛家用语。仲则自知今生已无缘与伊人相会,故只好寄望于来生,如此凄厉之句,读来真令人悲恸欲绝。两当轩集中,与此相类的怨断之音甚多,如“三生难化心成石,九死空尝胆作丸”(杂感四首)、“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著鞭”(绮怀)……无怪乎洪亮吉会把他比作“咽露秋虫,舞风病鹤”(北江诗话)了。

尾联紧承“重来”一句,谓当时幽会处的云阶月地依然如故,但伊人已去,只余一片空香,供我细逐追寻而已。“云阶月地”,指笼罩在彩云明月下的幽阶,东坡所谓“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是也。“空香”,指缥缈不定、若有若无的香味。佛家认为,一切香气,终归虚无,故曰“空香”。仲则借用此辞,以喻伊人当年的芗。盖伊人虽去,其音容笑貌依稀宛在,一如散发在空际的余香,飘忽无定,瞻焉在前,忽而在后也。“细逐空香百遍行”,是一种幻觉描写,表面看来,似乎无理可喻,其实正是诗人神魂痴迷的绝妙写照。非深于情者,不能有此幻觉;非擅写情者,不能得此妙句。仲则丑奴儿慢·春日词中,亦写幻觉,可与此同参:“徘徊花下,分明认得,三五年时。是何人挑将竹泪,粘上空枝?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学相思。”

仲则之诗,大体充满一种抑郁的情调。他在杂感诗中曾这样表现他的文艺主张:“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并在诗后自注云:“或戒以吟苦非福,谢之而已。”在仲则看来,诗乃是诗人的不平之鸣,就像春鸟秋虫一样,要唱出自己内心的悲哀。这首诗完全体现了仲则的这一文艺主张。有趣的是,法国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诗歌的目的在于发泄“人生苦恼”,任何“美”都会“有不幸在其中”,而“忧郁”则是“美的最灿烂出色的伴侣。”(转引自陈慧论西方现代派文学及其他)波德莱尔也擅写幻觉,倘若他读过仲则之诗,一定会把仲则引为同调的。

猜你喜欢
  • 杜甫《得舍弟观书自中都已达江陵,今兹暮春月末,》全诗赏析

    尔到江陵府,何时到峡州。乱离生有别,聚集病应瘳。飒飒开啼眼,朝朝上水楼。老身须付托,白骨更何忧。

  • 《三五七言赏析》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

  • 白居易《答崔十八见寄》全诗赏析

    明朝欲见琴尊伴,洗拭金杯拂玉徽。君乞曹州刺史替,我抛刑部侍郎归。倚疮老马收蹄立,避箭高鸿尽翅飞。岂料洛阳风月夜,故人垂老得相依。 作品赏析琴尊:一作琴樽

  •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内容】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赏析】: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

  • 苏轼《东坡八首》全诗鉴赏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行当知此

  • 《小站往事》斯多林散文赏析

    那是1984年的9月,我的生活来了个大转折,全家落实政策,“农转非”的喜事降临在我身上。12月,通过杭州铁路分局诸暨车务段的招工,掉进了

  • 君子知自损之为益,故功一而美二;小人不知自益之为损,故一伐而并失。

    名言: 君子知自损之为益,故功一而美二;小人不知自益之为损,故一伐而并失。 注释: 自损: 自行谦逊。美二: 指行成而名立。自益: 自满。“益”为“溢”的本字。伐: 自我夸耀。并失: 指行毁而名丧。

  • 张九龄《奉和圣制瑞雪篇》全诗赏析

    万年春,三朝日,上御明台旅庭实。初瑞雪兮霏微,俄同云兮蒙密。此时骚切阴风生,先过金殿有馀清。信宿婵娟飞雪度,能使玉人俱掩。皓皓楼前月初白,纷纷陌上尘皆素。昨讶骄阳积数旬,始知和气待迎新。匪惟在人利,曾

  • 苏轼《天竺寺》全诗鉴赏

    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空咏连珠吟叠璧,已亡飞鸟失惊蛇。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

  • 苏轼《谢都事惠米》全诗鉴赏

    平生忍欲今忍贫,闭口逢人不少陈。俸薄身轻赵都事,也能作意向诗人。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