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李靖率众军大破洮河西南的吐谷浑,声威远播,为唐代边塞形势的稳定打下了基础。这首诗即歌颂了此次重要的战争。
瀚海茫茫,风沙弥漫,这是西北边境特定的自然条件之一。诗即从具有浓郁特色的“大漠风尘”喝入。“日色昏”,是风沙使日色昏暗,也指日近黄昏,为下面的“夜战”伏线。风沙蔽日,条件固然艰苦,但也正是奔袭敌人的最好时机。七个字,交待了出击的地域一大漠,天时一风劲日昏黄;同时,还渲染了唐军将士卷风挟石迅猛出师的凌厉气势。
“红旗半卷出辕门”写出袭的情况。辕门,古代行军临时扎营,以车为篱,出入的地方用车辕竖立,相对如门,叫辕门。红旗半卷,不是因为逆风行军,旗难全张;而是因为奔袭敌人,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所以卷旗息鼓,以便快速秘密行军。“半卷”二字,是极传神的一笔。
第三句点出“前军”,可知前面着力描写的,是继先锋陆续开出的增援之师,前锋已直驱洮河之北,后卫还在源源开出辕门,可见唐军将士之众。“夜战”呼应“日色昏”,点出“夜战”之后,诗人并没有去正面描写夜战的情况,却用“已知”二字轻快地跃过激烈的战争场面,让读者根据前诗对唐军声势的充分渲染去想象那两军初接,敌军丧胆,名王就缚,凯歌奏还的经过。
就这样,诗人举重若轻,以二十八个字生动地描述了一次成功的奔袭。透过那轻松、流走的语气和飞快的速率我们可以看到盛唐诗人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也算得是一首“快”诗了,但比起这首来,仍然稍逊一筹。
-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平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作者: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
《生荣死哀,身没名显。》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明·李时珍昔人言洛阳牡丹、扬州芍药甲天下。今药中所用,亦多取扬州者。十月生芽,至
-
黄酋书,昨鉴川公亦曾抄寄本兵 此酋贪纵寡谋,终当归吾羁绁 观其书词,已非昔时之倔强,可用其几而制之 ……但愿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况今时则易然耳
-
有人说女人喜欢说谎;假如女人所捏撰的故事都能抽取版税,便很容易致富。这问题在什么叫做说谎。若是运用小小的机智,打破眼前小小的窘僵,获取精神上小小的胜利,因而牺牲一点点真理,这也可以算是说谎,那么,女人
-
水仙子·弹唱佳人 徐再思 玉纤流恨出冰丝。瓠齿和春吐怨辞。 秋波送巧传心事。似邻船初听时。 问江州一司马何之。 青衫泪。锦字诗。总是相思。 徐再思:字德可
-
灰墙青瓦,院墙低矮,屋脊曲折高挑……仅凭外观,很难看出主人的身份地位。我在院门外踌躇,见朱门半掩,院内无声,打量许久之后,终于怀着
-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① 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②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③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④ 【注释】 ①漠漠:烟雾弥漫的样子。谢朓《游东田》:“远树暖阡
-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醉客请君开眼望,绿杨风下有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