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巫山高
无名氏
【原文】
巫山[1]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2]。
我欲东归,害梁不为[3]?
我集无高曳[4],水何梁汤汤回回[5]。
临水远望,泣下沾衣。
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6]!
【注释】
[1]巫山: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东北、西南走向。长江穿流其间,成为三峡之一巫峡,沿岸有巫山十二峰。
[2]淮水:即淮河,源出河南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安徽等省到江苏入洪泽湖。洪泽湖以下,主流出三河经高邮湖由江都县、三江营入长江。以:表并列的连词,“且”的意思。逝:原来指水流,这里指渡过。
[3]害:发语词,为什么的意思。梁:表声,无义。下“水何梁”同。
[4]集:停止。高曳:高,指竹嵩。兔:指楫,划船用的桨。
[5]汤汤(shāng shāng):水流大而且急。回回:水流回旋的样子。
[6]谓之何:有什么办法呢?
【作者介绍】
作者不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远在他乡的人思归之诗。诗谓山高水深,欲归无由,而着重写水深,谓无有桥梁,无有好的舟船,无法过渡,只好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辞章抒发远行人的愁思,甚是真切动人。
开头四句即写山之高大,水之深远。接下四句,写没有桥梁,没有可供渡河的舟船,无法渡河。最后五句写渡不了河,欲归不得,只能临水兴叹,暗自伤心落泪。远行人思归心切,无可奈何!
这首诗题为巫山高,原是写旅愁的乐府歌曲,多半用以抒写游子思归之情,后世拟作则因楚襄王故事转写女神。
-
《汉魏六朝散文·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序》原文鉴赏
-
夏衍《野草》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 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 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 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
-
这首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同时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此诗先是描写了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故乡之思,然后又通过日落时分山村中那幽梦不断的场景的描写,暗示诗人被深重的痛苦所困扰。既然只
-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名言: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注释: 正: 治。衡: 秤。绳墨: 古时木匠打直线的工具。规矩: 画方圆的工 具。 句意: 礼仪对于治理国家来说, 就好象秤之可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三中考古诗词试题,内容包括初中所有古诗词题目只要题目谢谢,中考50篇古诗文题目,初三课内外古诗词填空题50道。您好,我查了一下初中三年苏教版的课本,必背的古诗有这些关雎 蒹葭 观沧海 饮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迁龙标遥
-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 ① ,玉树琼枝作烟萝 ②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③ 。最是仓皇辞庙日 ④ ,教坊犹奏别离歌⑤,垂泪对宫娥。 [注释] ①霄汉: 天空。
-
金山晚眺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题解《金山晚眺》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十月上旬,诗人
-
李商隐 李径独来数,愁情相与悬。 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 减粉与园箨,分香沾诸莲。 徐妃久已嫁,犹自玉为钿。 李商隐这首咏李花五律流露了作者淡淡哀愁,其风格蕴藉哀婉,颇有特色。首联“李径独来数,愁情
-
双双燕 【宋】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 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
-
【诗人简介】 卢照邻:(635?-689?)字升之,范阳人。十岁,从曹宪,王义方授苍雅,调邓王府典签。王有书十二车,照邻总披览,略能记忆。王爱重,比之相如。调新都尉,染风疾。去官,居太白山,以服饵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