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接人于少长贵贱,一以诚信,乡里咸称爱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其接人于少长①贵贱②,一以诚信③,乡里咸④称爱⑤之。
【注释】①少长:长幼。②贵贱:高贵与贫贱。③一以诚信:都以诚信的态度对待。④咸:全,都。⑤称爱:称赞热爱。
【释义】他对待人不分老幼贵贱,都能以诚信的态度相待,乡里之人都称赞并爱戴他。
【点评】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便不是诚信的态度。
参考文献
范纯仁范忠宣集·杨承事墓志铭
-
碎碎织细练, 为君作繻。 君行岂有顾? 忆君是妾夫。 昔者得君书,闻君在高平。 今时得君书,闻君在京城。 京城华丽所,璀璨多异人。 男儿多远志,岂知妾念君? 昔者与君别,岁律薄将暮。 日月一何速,素秋
-
《唐多令·感怀》是清代词人徐灿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主要表达了作者思乡、怀人、对战乱的感慨、对田园的向往。
-
赵执信 池烟径柳漫黄埃,若为辛夷酹一杯。 如此高花白于雪,年年偏是斗风开。 在清初诗坛上,赵执信是一位从诗歌创作到诗歌理论都取得了很高成就的诗人。赵执信主张“诗中有人”,“诗外有事”,主张诗要表现作者
-
以皇太子初立,宜尊师重学,与正人游。|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以皇太子初立,宜尊师重学,与正人游。》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明·张岱2外祖陶兰风先生倅寿州3,得白骡,蹄跲都白4,日行二百里。畜署中,寿州人病
-
【原题】:许敬之用余言作松山草堂然游山之意犹未已也申以为箴
-
《清江裂石》为屠隆自度曲,句式参差而声调谐婉,足见词人精审音律。词中描写西湖夏日风光,抒发携侣同游感慨,亦笔随意到,灵动自然,允称一篇佳构。
-
〔本经训〕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①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 ② ,杀九婴于凶水之上 ③ ,缴大风于青丘之泽 ④ ,上射十日而下杀
-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 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 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 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 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 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
-
前月发京口,今辰次淮涯。二旬四百里,自问行何迟。还乡无他计,罢郡有余资。进不慕富贵,退未忧寒饥。以此易过日,腾腾何所为。逢山辄倚棹,遇寺多题诗。酒醒夜深后,睡足日高时。眼底一无事,心中百不知。想到京国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