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名句】君子之行,静①以修身,俭②以养德,非澹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④无以致远⑤。
【注释】①静:淡泊名利。②俭:生活节俭。③澹泊:澹,通“淡”,澹泊,即恬淡,不好名利。④宁静:清静,指清心寡欲。⑤致远:达到远大的志向。
【释义】君子的行为是清静以修身,节俭以培养德行,不淡泊名利则无法显明自己的志向,不清心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点评】这是三国时人诸葛亮告诫其子的话。
参考文献
刘清之戒子通录卷三
-
囚绿记陆蠡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浙江天台人。原名陆考原,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1926年考入之江大学,1928年转学到上海劳动
-
原文 徐大理 1 有功 2 ,每见武后将杀人,必据法廷 3 争。尝与后反复,辞色愈厉。后大怒,令拽出斩之,犹回顾曰:“臣身虽死,法终不可改。”至市临刑得免,除名为庶人 4 。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倚
-
忧患当明理顺受①【原典】人生世间,自有知识②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小儿叫号,皆其意有不平。自幼至少,自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
-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
-
清·况周颐未问兰因已惘然,垂杨西北有情天。水月镜花终幻迹,赢得,半生魂梦与缠绵。户
-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个开头与《行路难》的第一首不同。第一首用赋的手法,从筵席上的美酒佳肴写起,起得比较平。这一首,一开头就陡起壁立,让久久郁积在内心里的感受,一下子喷发出来。亦赋亦比,使读者感到它的思想感情内容十分深广。后来孟
-
顾况 萧子草书人不及,洞庭落叶秋风急。 上林花开春露湿,花枝蒙蒙向水泣。 见君数行之洒落,石上之松松下鹤。 若把君书比仲将,不知谁在凌云阁。 顾况不但是唐诗人、画家,而且是书法家,惜其书名为其诗名所掩
-
作者: 窦春蕾 【本书体例】
-
红窗小泣低声怨,永夕春寒斗帐空。中酒落花飞絮乱,晓莺啼破梦匆匆。同谁更倚闲窗绣,落日红扉小院深。东复西流分水岭,恨无愁续断弦琴。寒信风飘霜叶黄,冷灯残月照空床。看君寄忆传文锦,字字萦愁写断肠。前堂画烛
-
【注释】:原注:臞菴李侍郎:囦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