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兴,则反于节俭;聚敛行,则乖于德政。|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土木兴,则反①于节俭;聚敛行,则乖②于德政。
【注释】①反:违反。②乖:违背。
【释义】大兴土木,则违反了节俭的原则;推行聚敛之策,则违背了清明的政治。
【点评】欲行节俭必先节欲,欲望盛,则节俭就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真德秀大学衍义卷四
-
(清)止嵓 《点绛唇湖上》 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得千山响。 南宋金元以来,兵燹不断,战乱频仍,不少文人乃避身寺院,落发为僧。于是,
-
折桂令·樵 刘致 正山寒黄独无苗。 听斤斧丁叮,空谷潇潇。 有涧底荆薪。淮南丛桂。五意堪樵。 赤脚婢香粳旋麓。长须奴野菜时挑。 云暗山腰。水滹溪桥。
-
名言: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注释: 社稷(ji): 原指古代帝王所祭祀的土地神和谷神, 代指国家。 句意: 写作文章是可以流芳千古的美事, 而打江山只需要一领军衣就可以了。 出处: 唐·李世民《
-
【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与译文]有谁知道盘里的饭,粒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呢!诗人通过通俗简短而又富有形象的语言,说明了必须珍惜劳动果实的这一真理。在深沉的慨叹中,蕴含着对劳动人民
-
书画收藏者中许多人贪图虚名,偶尔传言是锺繇、王羲之、顾恺之、陆探微等人的书画作品,则不辨真伪争先购买,这种凭耳朵鉴赏的被称之为“耳鉴”。
-
早岁即相知,嗟君最后时。青云仍未达,白发欲成丝。小店关门树,长河华岳祠。弘农人吏待,莫使马行迟。
-
青山南,白石北,此地嵯峨人不识。
-
【原文】 呜呼! 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搢绅 ① 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而怪当时可道者何
-
吕纯阳三戏白牡丹 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又名《三戏白牡丹》。三集七十四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光绪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石印本;民国铅印本。1990年齐鲁书社“中国神怪小说大系”排印本。 唐蒲州永乐县
-
莫将牛弩射羊群,卧治何妨昼掩门。稍喜使君无疾病,时因送客见车轓。搔头白朆秋无数,闭眼丹田夜自存。欲息波澜须引去,吾侪岂独坐多言。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