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始定亲祭之礼,间年举行,乃从前所未有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尊师重道,始定亲祭之礼,间年①举行,乃从前所未有者。
【注释】①间年:隔年。
【释义】尊崇师道,开始确定皇帝亲祭之礼,每隔一年举行一次,这是从前所没有的。
【点评】这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确定的祭祀孔子的典礼制度。
参考文献
钦定国子监志卷一
-
在异乡做梦,几乎梦梦是真,而梦境每如倪云林的山水,平、漠、淡、远,殊少浪漫绮丽的了。许也就是总提挂着,那无法忘却“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情怀所使然的罢。“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
-
窗外,下着雨。这样滂沱的大雨继续有好几天了。壁上苔痕漫漶,把室内的光线涂得更暗淡了。弄堂口积满了水,我不能出去;不过,我也不想出去。这小天地足够容纳我了。况且,室内除掉我,还有我的猫,它蹲在我面前,以
-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① ,黄昏独坐海风秋 ② 。更吹羌笛《关山月》 ③ ,无那金闺万里愁 ④ 。 【注释】 ①烽火:古代于边防要地筑高台,敌至则燃火报警,称烽火。百尺楼:即置烽
-
宋词典故·红泪一包 【出典】 唐·韦庄《伤灼灼》诗:“尝闻灼灼丽于花,云髻盘时未破瓜。……”诗题原注:“灼灼,蜀之丽人也。近闻贵且老,殂落于成都酒市中,因以四韵吊之。”(见《全唐诗》卷七○○)宋·张君
-
净是净空空即色,照应照物物非心。请看窗外一轮月,正在碧潭千丈深。
-
作者: 李志获 【本书体例】
-
筷子,是中国人饮食的主要餐具,外国人称其为“神奇的筷子”。我国古代有称其为“箸”,然而,客家人则呼之为“吃灶”,这个词的由来和定义,目前史籍尚无处可考查,还有待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考证。 把筷子当成“
-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1],谁令骑马客京华[2]?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3],晴窗细乳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出处】唐李商隐《 锦瑟 》。 【意思1】这样凄怆的情怀哪会等到 今天追忆时才产生,在当时就让人怅惘 不已了。可待:岂待。惘然:怅惘、失意 的样子。 【意思2
-
作者: 韦旭并 【作品简介】《抗倭演义》原名《壬辰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