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躬节俭者,帝王之盛德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盖①躬节俭者,帝王之盛德②也。
【注释】①盖:发语词,无义。②盛德:盛,深厚,大。盛德,即深厚博大的德行。
【释义】亲自提倡节俭,这是帝王深厚博大的德行的体现。
【点评】即使贵为帝王也不能不重视节俭,否则就是无德。
参考文献
章如愚群书考索卷三十八
-
宋词典故·九龄风度 【出典】 《旧唐书》卷九九《张九龄传》:“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开元)二十一年十二月,起复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伯。李林甫自
-
家畜一犬甚驯每出入必随至 山斗宗侄希达家戏作①掉尾长随竹轿行,深山穷谷了无惊②。似知驺从都星散③,终日栖栖管送迎④。①山斗,地名。
-
【注释】:原题:淳熙戊戌将命广东侍亲携孥十一月至安仁留云锦驿一宿而去时晋卿倒偕行后二十三年分阃桂林晋卿主余干簿复以是月来会于此把琖道旧为之怆然因成一诗示晋卿
-
是对人贪财好利、视钱如命的表述。此语源于明·田汝成《委巷丛谈》所载的一段故事。 南宋时,清河郡王张俊是秦桧主降的帮凶,以贪财好利著称,为百姓所唾骂。 有一次,宋高宗赵构宴请大臣,让一班伶人在旁说笑话以
-
作者: 张家顺
-
六国论六国论 北宋·苏辙 【题解】 苏辙,字子由,晚年自号“颍滨遗老”,他与父苏洵、兄苏轼号称“三苏”,并列名于唐宋八大家中
-
名言: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注释: 弗: 不。措: 罢休。 句意: 除非不学习, 学习了还不能领会, 一定不罢休; 除非不追问, 追问了还不能了解, 一定不停止。 出
-
城南韦杜潏川滨 ② ,工部千秋庙貌新 ③ 。 一代悲歌成国史,二南风化在骚人 ④ 。 少陵原上花含日,皇子陂前写弄音 ⑤ 。 稷契平生空自诩 ⑥ ,谁知祠客有经纶。 ①杜曲: 古地名。在今长安县少陵原
-
布诚信,以孚众心;申号令,以竦众听。|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布诚信,以孚众心;申号令,以竦众听。》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古文·舞鹤赋 鲍照散幽经以验物(1),伟胎化之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