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名言警句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学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什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学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什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学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句子出处:宋·朱熹 近思录,立志于先类名言句子

广泛地学习并能坚定自己的志向, 恳切地询问并能联系当前的问题多加思考, 孔子说, 仁就在这中间。 为什么呢? 学习的人要深思搞清楚这个问题。 只要了解此中的道理, 就是掌握了贯通上下的方法。

猜你喜欢
  • 红岩精神

    【4289】红岩精神(潘洵、刘志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 5万字,2018年5月第1版,48元)6章:[1]红岩精神的历史形成;[2]崇高的思想境界

  • 谏逐客书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六国的大势逐步形成,六国在秦的客卿(即在秦作官的非秦国人)日益增多,他们的活动对秦国贵族的权力形成了威胁。贵族们就以韩国人郑国说秦修建渠灌,是想借此使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而减

  • 《中秋不见月赏析》

    【注释】:(郎瑛《七修类稿》云:“永乐中,中秋开宴,不见月,圣情不怿。学士解缙口占《风落梅》一阕云:‘姮娥面,今夜圆。下云帘,不著臣见。拚今宵,倚阑不去眠。看谁过,广寒宫殿。’又赋长短句一首,上览之欢甚,为停杯以待。夜午,月复明,上大笑曰:

  •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白居易《府中夜赏》全诗赏析

    樱桃厅院春偏好,石井栏堂夜更幽。白粉墙头花半出,绯纱烛下水平流。闲留宾客尝新酒,醉领笙歌上小舟。舞袖飘摇棹容与,忽疑身是梦中游。

  • 《家乡的快乐时光》张国勋散文赏析

    五月的早晨,站在田野的路上,注视东方。朦胧中,天际,一片鱼肚白。薄薄的雾气在撤退,由东往西。那片鱼肚白在扩大、发亮。渐渐地,那片鱼

  • 《春山夜月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五。诗的开头二句点出: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这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以下六句,具体展开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描述。一、二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多胜事”

  • 忍学《躁进之忍第七十五》译文与赏析

    躁进之忍第七十五躁进之忍第七十五 仕进之路,如阶有级,攀援躐等,何必躁急。 远大之器,退然养恬,诏或辞,再命犹待三。趋热者,以

  • 欧阳修《送琴僧知白》全诗鉴赏

    吾闻夷中琴已久,常恐老死无其传。夷中未识不得见,岂谓今逢知白弹。遗音髣佛尚可爱,何况之子传其全。孤禽晓警秋野露,空涧夜落春岩泉。二年迁谪寓三峡,江流无底山侵天。登临探赏久不厌,每欲图画存於前。岂知山高

  • “诗言志,歌咏言”注释、译文和感悟

    帝 ① 曰:“夔 ② !命汝典 ③ 乐 ④ ,教胄子 ⑤ ,直而温,宽而栗 ⑥ ,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 ⑦ 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 ⑧ 伦 ⑨ ,神人以和。”夔曰:“於 ⑩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