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天地者明,行如绳墨者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心①如天地者明②,行③如绳墨④者章⑤。
【注释】①心:心胸。②明:聪明,明智。③行:行为。④绳墨:木工用来打直线的工具。此处比喻正直。⑤章:同“彰”,显著。
【释义】人的心胸像天地一样宽广就会变得明智,行为像绳墨打出的直线一样正直,他的名声也就会显扬。
【点评】人的心胸一定要宽广,做事要正直。
参考文献
说苑·说丛
-
“这也是生活”……这也是病中的事情。有一些事,健康者或病人是不觉得的,也许遇不到,也许太微细。到得大病初愈,就会经验到;在我,则疲
-
这是一首写秋声的词,也是一首写离人愁绪的词。上片主要写秋声。古典文学中写秋声的作品早就有了,而自从宋欧阳修成功地写出了《秋声赋》之后,诗文中描写秋声的就更多了起来。
-
种子——都说我不会老去,我的心永远是零岁暴虐再一次袭来,不留一丝退路。它抱紧春天,又硌痛了冬天。这柔软又坚硬的身躯——一粒小小的种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出处】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译注】都怀有无限的意兴心高欲飞,要到那九天之上将明月把弄。 【全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 李白, 弃我
-
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作品赏析△刘氏正歷。问黄帝为葢天。以天象葢。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葢。艺文类聚。燕丹子曰。秦止燕太子丹为质。曰。乌头白乃可归。丹
-
蝶恋花 苏轼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
-
谢山南畔州,风物最宜秋。太守悬金印,佳人敞画楼。凝缸暗醉夕,残月上汀洲。可惜当年鬓,朱门不得游。
-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露下霜且
-
【原题】:郑德言亲睹洛伽观音相遂依所见绘画朝夕严奉且求赞语敬题其旁
-
名言: 人君能俭,则百官化之,庶民化之;于是官不扰民,民不伤财。 注释: 人君: 君主。化: 感化。庶民: 指百姓。扰: 侵扰。伤财: 浪费损失钱财。 句意: 君主能勤俭治国, 那么就可以感化百官,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