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项廷纪《水龙吟·秋声》秋声离人愁绪词作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项廷纪《水龙吟·秋声》秋声离人愁绪词作

水龙吟项廷纪 秋 声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候馆疏砧,高城断鼓,和成凄楚。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 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砌蛩自叹,边鸿自唳,剪灯谁语?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这是一首写秋声的词,也是一首写离人愁绪的词。上片主要写秋声。古典文学中写秋声的作品早就有了,而自从宋欧阳修成功地写出了秋声赋之后,诗文中描写秋声的就更多了起来。这首词虽无多独创,但结构紧密,措辞巧妙,意境浑厚,自有它非常成功的地方。“西风已是难听”,西风是秋天的风,“难听”不是不好听,而是难以为听,让人不好受,受不了。西风已经“难听”,老天怎么还加上打在芭蕉上的雨声?那就更让人经受不住了。起首这两句就渲染了很浓的感情色彩。“泠泠暗起”等三句形容风雨声,用“泠泠”、“澌澌”、“萧萧”三组象声词,表现“暗起”“渐紧”“忽住”这样一个过程,对风雨作了动态的描写,写出了“秋声”在听觉上的变化。词人在旅途中,在旅舍的不眠之夜里,听到疏疏落落的砧声——这种捣洗衣服的声音最能引起思乡之情,高城上又传来断断续续的更鼓之声。这两种声音合在一起只能引发凄楚之情。写秋的最早的佳句,当推屈原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善于融情于景,令人怅惘不已。受其影响,南朝宋谢庄月赋有“洞庭始波,木叶微脱”,南朝梁柳恽捣衣诗则有“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等佳句。词人由此联想到“亭皋木落,洞庭波远”这种典型的秋天的苍茫景色。在这种弥漫着悲秋愁绪的景色中,词人写道:“浑不见,愁来处。”“愁”是一种感情,这里将之拟人化了,好像有来去的处所,但又浑然看不见“愁”所来之处,“愁”其实便存在于这悲凉的景色之中。这一句,尤其表现了作者的巧思。

下片主要抒写了作者的感受。倦游的旅人,当此秋声频传之际,不免惊心。夜开始变长了,但在睡梦中仍然欲归无路。阶下蟋蟀的悲唱,边塞飞来的鸿雁声声哀鸣,都是那么孤独、无奈。词人用了两个“自”字,传达了这种感受。这种种秋声,让人不能入睡。词人起来将灯芯剪亮,但是又有谁能与之共语呢?不要太伤心吧,如果秋天到了,却万籁无声,那不就更让人感到凄苦了。秋声是使人伤感的,在秋夜里孤独寂寞的心,如果失去了秋声的相伴,岂不更加凄苦!“可怜秋到,无声更苦”是翻进一层的想像,把孤独的悲感推向极致。万籁俱寂,还有什么呢?只剩下满寒江的万顷黄芦,萧条空寂,似要将离魂一并卷走。词上片歇拍与下片结拍,作者都发挥想像,渲染出令人想像不到的意境。这是项廷纪词的特色,也是他别有会心的地方。项氏自称:“幼有愁癖,故其情艳而苦,其感于物也郁而深。”(忆云词甲稿序)看来他早年即追求感伤、唯美的词风,后来家庭屡遭变故,忧伤之情,更加深邃,也就更能感动读者了。

猜你喜欢
  • 岑参《题华严寺瑰公禅房》全诗赏析

    寺南几十峰,峰翠晴可掬。朝从老僧饭,昨日崖口宿。锡杖倚枯松,绳床映深竹。东谿草堂路,来往行自熟。生事在云山,谁能复羁束。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人须忠实》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人须忠实》经典解读 词人须忠实 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

  • 《啊,美好的日子》作品分析

    “荒诞派戏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一部戏剧力作,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1961年上演。 这部戏剧是两幕剧。第一幕描写的是:刺

  • 古籍名著《释名疏证补》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注释和校订《释名》的集解性著作。清王先谦撰集。八卷。刊成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撰者事迹参见“《庄子集解》”条) 王先谦十分推重《释名》,认为是“经说之归墟”,“儒门之奥键”,但“旧本阙讹特

  • 早春的微笑

    作者: 董德 当人们奔走着,气喘吁吁, 忙碌于他们

  • 古代兵法之《说苑》原文和鉴赏

    [原文](节选) 指 武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 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减,故明王之

  • 夏衍《甲子谈鼠》

    我是庚子年出生的,肖鼠。今年又逢甲子,忽然想起写点应景文章,谈谈老鼠。 远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不论在文化上、在科学上,都对人类进步,作出过很多很大的贡献,但遗憾的是作为四害之首的老鼠,现在已经科学家证明

  • 苏轼《别海南黎民表》全诗赏析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 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全诗赏析

    浮杯万里过沧溟,遍礼名山适性灵。深夜降龙潭水黑,新秋放鹤野田青。身无彼我那怀土,心会真如不读经。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

  • 《姑苏杂咏 圣姑庙赏析》

    【注释】:(在洞庭鼋头山,晋王彪女得道。或云姓李氏。祈祷者不诚,则风回其舟)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