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无常师,主善为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德无常师①,主善为师②。
【注释】①常师:这里指固定不变的标准。②师:学习,效法。
【释义】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只要能培养良好的品德便可效法。
【点评】应该学习一切美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尚书·咸有一德
-
作者: 李勤印萧颖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
-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出处】唐温庭筠《 瑶瑟怨 》。 【意思】秋天冰凉的竹席,静卧在床上好梦难成,窗外夜空澄碧,流云轻盈。 【全诗】 《瑶瑟怨》 .[唐].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
-
不见诗酒客,卧来半月余。合和新药草,寻检旧方书。晚霁烟景度,早凉窗户虚。雪生衰鬓久,秋入病心初。卧簟蕲竹冷,风襟邛葛疏。夜来身校健,小饮复何如?
-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隐,从此开始躬耕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考语文应掌握的古诗词,内容包括高中必须掌握的古诗词,高中应掌握的古诗词大全,求新课标高考要求掌握的古诗词中的初中诗词。古诗文背诵篇目(一)古文(10篇)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屈原列传(节选:
-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出处】唐祖咏《 望蓟门 》。 【意思】边地绵绵的皑皑积雪,在 日光中反射出耀眼的寒光,远处朦胧的曙色之中,高悬的旌旗在迎风飘 扬。肃穆的景象,暗示出军营的庄
-
黄狗和黑狗躺在厨房外的墙脚边晒太阳。虽然在院子门口守卫要威风得多,然而它们已经吃得饱饱的,——彬彬有礼的狗, 白天也不冲着路人吠叫,——彼此就攀谈起来了, 谈到人世间的各种问题——它们必须做的工作,
-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名句】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①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② 。 【注释】①悖德:悖,违背。悖德,即违背道德的要求。②悖礼:违背礼义的要求。 【释义】不爱自己的父母而爱别人的行为,称之
-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凌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
这是一首闺妇春恨词。 上片写少妇花香鸟语的初春景色中所生发的无限春愁。“仙苑春浓三句,将一幅春花初绽的画面,展现人们的眼前。小桃是桃花的一个品种,上元前后即开花,妆点着浓郁的春意,一枝枝花光彩照人,含露欲滴,正是已堪攀折的小桃,震颤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