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晓廉耻,衣冠狗彘。》译文与赏析
【原文】
不晓①廉耻,衣冠狗彘②。
【出处】
小窗幽记。
【注释】
①不晓:不明白,不懂得。②狗彘:即猪狗的意思。
【译文】
人如果不懂得廉耻,就像穿衣戴帽的猪狗一样。
【赏析与启迪】
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思想,能明是非、识对错、辨善恶、知廉耻。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懂得立身处世的基本道理,必然寡廉鲜耻,人格低下,道德败坏。他的行为只是受利益驱使和支配,与禽兽就没有任何区别了。
环顾现实,常有一些贪官污吏被查处。这些人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与自身道德品质低下和错误的荣辱观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有的人视忠诚老实为愚蠢,把虚伪奸诈当聪明;视遵纪守法为懦弱,把违法乱纪当勇敢;视勤劳致富为呆板,把不择手段当能力。错误的观念必然产生错误的行为,违法犯罪也就不可避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疫情爆发的诗句,内容包括。1.在当今和平年代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保卫着我们的安全,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哪里有危险,他们就会用身躯挡在危险的最前线,他们就是最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汉字之美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汉字美的方面的古诗词,赞颂汉字的古诗词,描写汉字之美的句子。金文、小篆, 这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啊, 我来说说汉字的历史,迂回绵延, 近看恰似龙虎相争。 汉字、有趣, 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汉字美
-
春愁丘逢甲【原文】春愁难遣强看山[1],往事惊心泪欲潸[2]。四百万人[3]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4]。【注释】[1]春愁:指由春天生发的忧愤
-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 ② 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③ 。于是焉河伯欣然 ④ 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⑤ 。于是焉河伯始旋 ⑥ 其面目,望
-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诗中的“楚江”、“建业”,是送别之地。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在今安徽省境内),古属楚地,所以叫楚江。建业,原名秣陵,三
-
【原题】:十一月十三日宿东林是日小雨不见庐山戏留绝诗于方丈
-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金山名。)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
-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作品赏析来一作东
-
《李俊民·姚子昂宜休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物
-
国学名句“败不可处,时不可失,忠不可弃,怀不可从”出处和解释
【名句】败不可处,时不可失,忠不可弃,怀不可从 语出《国语·晋语四》。政事败坏的地方不可以居住,有利时机不可以丢失,忠诚的人不可以抛弃,眷恋私欲的情绪不可以依顺。处:居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