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庠序,陈礼乐,隆雅颂之声,盛揖让之名,以风化天下,如此而不治者未之有也。|什么意思|
【名句】设庠序①,陈②礼乐,隆③雅颂之声,盛④揖让⑤之名,以风化⑥天下,如此而不治者未之有也。
【注释】①庠序:学校。②陈:宣扬。③隆:多。④盛:兴盛,深厚。⑤揖让:谦让。⑥风化:风行,教化。
【释义】设置学校,宣扬礼乐,使风雅之声多起来,使谦让的美德更加兴盛,以教化天下之民,如果能做到这些,天下就不可能得不到治理。
【点评】这是西汉成帝永始年间一些大臣在奏章中所说的话。
参考文献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三十二
-
伐木 作者: 张镛 【本书体例】
-
这首词以“梅”为题,写出了怅惘孤寂的幽愁。上阕写景之胜,下阕写愁之绝。 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傍晚,天晴了,风歇了,春寒料峭的威力,有所折损。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此刻春暖之和。紧接“晚晴风歇”,展示了一幅用淡墨素彩
-
这首词步宋代苏轼《赤壁怀古》词韵而作,是一首登临怀古词。主要描写石头城的荒凉残败,借助对“六朝形胜”及其历史遗迹的吟咏,抒发了作者吊古伤怀的情感。同时指出,是由于战争,才破坏了石头城昔日的繁华。全词抚今追昔,格调苍凉,以一组富有悲剧意味
-
苏格兰诗歌 1603年在苏格兰诗歌史上是一个极为
-
一章缄拜皂囊中,懔懔朝廷有古风。元礼去归纶氏学,江充来见犬台宫。[李膺退罢归纶氏,教授生徒。给事论郑注,告满归颍阳。]纷纭白昼惊千古,鈇锧朱殷几一空。曲突徙薪人不会,海边今作钓鱼翁。晚发闷还梳,忆君秋
-
予昔梦食石芝,作诗记之,今乃真得石芝于海上,子由和前诗见寄。予顷在京师,有凿井得如小儿手以献者,臂指皆具,肤理若生。予闻之隐者曰,此肉芝也,与子由烹而食之。追记其事,复次前韵。土中一掌婴儿新,爪指良是
-
小溪庄上掩柴扉,鸡犬无声月色微。一只小舟临断岸,趁潮来此趁潮归。诗人驾舟沿小溪拜访友人,不料柴扉紧闭,不遇友人。诗虽然为此而作,但
-
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
祭祀必立尸,讲学必立师;敬尸敬其先也,尊师尊其道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祭祀必立尸,讲学必立师;敬尸敬其先也,尊师尊其道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屈原《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 2 ,车错毂兮短兵接 3 。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 4 ,左骖殪兮右刃伤 5 。 霾两轮兮絷四马 6 ,援玉枹兮击鸣鼓 7 。 天时怼兮威灵怒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