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之而欲学者无其师,知之而欲传者无其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好之①而欲学②者无其师,知③之而欲传④者无其徒⑤。
【注释】①好(hao)之:爱好。②欲学:希望学习。③知:通晓。④欲传:想要传授。⑤徒:学生。
【释义】希望学习而没有老师,通晓学问想要传授却没有学生。
【点评】对于学者来说这是最不幸的事。
参考文献
苏轼书鲜于子骏楚词后
-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春夏”类的诗句。 雨过天晴,壮阔而美
-
【原题】:舟至都昌初见庐阜连日阴雨忽尔晚晴云气顿收岩峦尽山截然苍翠立乎巨浸之中真天下之奇观出遥望欣然酌酒赋诗
-
凉月满天·生活家凉月满天我的同学,个个都是生活家。这是我自造的一个词。一个同学,喜欢收老物件,家里纺车啊,马灯啊,还有树墩子,林林
-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讽谏刺俗”类的诗句。 汉武帝刘彻好神仙之道,广求于名山大川。然而,墓中留下的只
-
你们不要帮我,不需要收割机我就用弯月一般的镰刀将麦子,一棵一棵地割下用最原始的姿态,比如将腰弯到45度左手拨开麦芒,抓住十几株麦子讓
-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
【注释】 选自《庄子·逍遥游》。 爝(jué)火:火把。爝,古代习俗,烧苇把照人以消除不祥。 其:它。指爝火。后一个“其”,指浸灌。 时雨:按季节应时而来的雨。 犹:还在。 浸灌:灌溉。 泽:滋润,润
-
陈留阮瑀与余有旧,薄命早亡,每感存其遗孤,未尝不怆然伤心,故作斯赋,以叙其妻子悲苦之情。命王粲并而作之。 惟生民兮艰危,在孤寡兮常悲。人皆处兮欢乐,我独怨兮无依。抚遗孤兮太息,俯哀伤兮告谁?三辰周兮递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考语文古诗词分类,内容包括中考语文古诗词分类整理,初中语文古诗分类,初中语文古诗词分类(分得越细越好)。初中教材古诗词专题归类 (一)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
典源出处 《陈书 皇后传论》: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歌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 《玉
-
缄书报子玉,为我谢平津。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词臣陪羽猎,战将骋骈邻。两地差池恨,江汀醉送君。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