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风萧萧①兮易水②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注释】①萧萧:形容风声。②易水:在今河北省西部,大清河上源支流。
【释义】在大风呼啸中易水也显得非常寒冷,壮士离开后从此便不能归还。
【点评】这是荆轲奉命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离别时所唱的歌辞,表现了壮士大义凛然、不畏死亡的大无畏精神。
参考文献
战国策·燕策三
-
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 作品赏析自行解慰也。注:1:巨鼻宜山褐,龎眉入苦吟:巨鼻宜山褐,巴童语也。龎眉入苦吟,长吉语也。山褐,山野人所穿粗布裳也。龎眉,李商隐《李贺小传》云:
-
泥沙难振拔,谁复问穷通。莫讶提壶赠,家传枕曲风。成谣独酌后,深意片言中。不进终无已,应须荀令公。
-
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天清黄道日,街阔绿槐风。万国舟车会,中天象魏雄。戢戈清四海,论道属三公。自愧陪群彦,从来但朴忠。时平容窃禄,岁晚叹衰翁。买地淮山北,垂竿颍水东。稻粱虽可恋,吾志在冥鸿。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的形式,内容包括古诗的形式,诗词的形式,古诗分别几种形式。首先,古诗分为两大类,即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也即通常所讲的格律诗,源于六朝,成于唐朝。其中律诗为正体,分五言律、七言律和排律三种。每
-
【名句】一字不可轻与人,一言不可轻许人 语出明代薛瑄《薛子道论·下篇》。一个字也不要轻易给人,一句话也不要轻易答应别人。意思是待人接物应当谨慎。与:给予。许:允诺。
-
道听途说 清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集。十二卷一百十三则。作者潘纶恩(1796—1855),字炜玉,又字苇渔,号箨园,室号箨月山房,安徽泾县人。成书于清咸丰三年(1853)。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上海“申报
-
不写情词不写诗, 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接了颠倒看, 横也丝来素也丝, 这般心事有谁知? ——明·冯梦龙辑《山歌·桐城时兴歌》 本篇巧妙地利用横竖皆由丝织成的素帕,来向情人表达内心难以直言的思念之情。
-
作者: 赵春芹魏惠明 【原诗】:莫笑农家腊酒浑(1),
-
矜之忍第五十一矜之忍第五十一 舜之命禹,汝雅不矜。说告高宗,戒以矜能。圣君贤相,以此相规。人有寸善,矜则失之。 问德政而对以偶
-
李白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谁都知道,李白嗜酒,并盛传他“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