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后庭花》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玉树后庭花
陈叔宝
【原文】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1]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2]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3]。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注释】
[1]乍:开始,起初。
[2]妖姬:妖艳的女子。
[3]玉树:叶形奇特,如碧玉,夏秋季节,繁花盛开,绿白相间,是盆栽的优良植物。树冠挺拔秀丽,茎叶碧绿,顶生白色花朵,十分清雅别致。流光:玲珑剔透,流光溢彩。
【作者介绍】
陈叔宝(553-604年),字元秀,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582-589年在位),史称“陈后主”。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祯明三年(589年),隋军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病死洛阳城,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
【赏析】
“后庭花”本是一种花的名,这种花生长在江南,因多是在庭院中栽培,故称“后庭花”。后庭花花朵有红白两色,其中开白花的,盛开之时使树冠如玉一样美丽,故又有“玉树后庭花”之称。后庭花又叫玉树后庭花,以花为曲名,本来是乐府民歌中一种情歌的曲子。
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为宫体诗,写的是嫔妃们娇娆媚丽,堪与鲜花比美竞妍,其词哀怨靡丽而悲凉,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称。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诗的开头概括了宫中环境,并化用汉朝李延年的“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诗句,来映衬美人的美丽。华丽的殿宇,花木繁盛的花园,没人居住的高阁就在这殿宇的对面,在花丛的环绕之中。美人生来就美丽,再经刻意妆点,姿色更加艳丽无比。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写美人们应召见驾时的情态,仪态万千,风情万种。无论是应召时的“乍不进”,还是接驾时的“笑相迎”,都讨得后主的无比欢欣。“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诗的结尾处与开头相呼应,重点描绘了宫中美人的“倾国倾城之貌”,也成了陈后主留恋后宫,贪恋美人的最好注脚。
诗歌在艺术上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着意于从侧面、动态的角度去描写,力求舍形而求神,诗中所用的“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的描写都极为生动传神;二是全诗结构紧凑,回环照应,景与人相互映衬,意象美不胜收。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宫体诗的最高水平。
陈叔宝穷奢极欲,沉湎声色,是一个典型的昏君。当时,北方强大的隋时时准备渡长江南下,陈这个江南小王朝已经面临着灭顶之灾,可是这个陈后主却整天与宠妾张贵妃、孔贵人饮酒嬉戏,作诗唱和。陈后主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是他在辞赋上确实有很高的造诣,创作出了很多辞情并茂的优秀作品,从玉树后庭花这首诗就可以看得出来。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出处】唐白居易《 琵琶行 》 【意思】琵琶声像花下黄莺婉转流 利的啼叫,忽然又像泉流冰下一样艰涩 冷凝。间关:莺啼声。滑:形容莺声婉 转流利。幽咽:此指阻塞
-
杳蔼逢仙迹,苍茫滞客途。何年归碧落,此路向皇都。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肠回楚国梦,心断汉宫巫。从骑裁寒竹,行车荫白榆。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寡鹄迷苍壑,羁凰怨翠梧。惟应碧桃下,方朔是狂夫。
-
论百读不厌 前些日子参加了一个讨论会,讨论赵树理先生的《李有才板话》。座中一位青年提出了一件事实:他读了这本书觉得好,可是不想重读一遍。大家费了一些时候讨论这件事实。有人表示意见,说不想重读一遍,未必
-
有个人人真攀羡。问著洋洋回却面。你若无意向他人,为甚梦中频相见。不如闻早还却愿。免使牵人虚魂乱。风流肠肚不坚牢,只恐被伊牵引断。
-
【原题】:送以道赴汉东兵官因呈绣使吴胜这同年兼简李伯行检法许定夫军使三首
-
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天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有声苦江河,有心若金璧。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
-
故城门前春日斜,故城门里无人家。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田飞草花。
-
长恨歌白居易白居易的《长恨歌》具有极丰富的内涵与令人击节赞叹的诗歌艺术表现魅力,然而历代的读者在解读这首诗时,不仅对诗歌的主题存在不
-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
-
南朝·宋·刘义庆晋明帝数岁2,坐元帝膝上3。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4,潸然流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