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墨池记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墨池记

【题 解】

这篇文章写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84)。当时作者30岁,还没有得到一官半职,而文章却已名满天下了。这时他正在临川讲学、游赏、凭吊东晋杰出书法家王羲之的墨池遗迹。临川郡的州学教授王盛君因仰慕他的名望,特地请他为墨池作“记”。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篇短文的显著特点是因小及大,小中见大,用小题目做大文章。题目虽然是为墨池作记,但用于记“池”的文字较少,议论文字却很多。作者从记叙墨池遗迹入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这是因为文章的读者主要是临川州学学生,学生的主要任务又是加强道德文化修养,而教授请他作记的目的也在于此,所以文章始终环绕勉学这根主轴,写得生动、灵活、简洁、明快,深得散文形散神聚的妙旨。

在语言的运用上,文章于质朴无华中寓意深长,风格平易而委婉有致,不求辞藻的华丽,大量使用设问句,有如师长口吻,和颜悦色,循循善诱,如:“岂其学不如彼邪?”“岂信然邪?”“况欲深造道德者邪?”这些句子仿佛与人促膝恳谈,从容探讨,话语娓娓不断,节奏舒缓不迫,显得含蓄蕴藉,委婉有致,寓有发人深思的意趣,是一篇优秀的“劝学篇”。

猜你喜欢
  • 《《老子》第三十三章》原文、注释和解析

    春秋·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3 。不失其所者久 4 ,死而不亡者寿 5 。 1《老子》共七十八章,道家主要经典,相传春秋时期思想家老聃(dan)著

  • 范仲淹《游乌龙山寺》全诗鉴赏

    高岚指天近,远溜出山迟。万事不到处,白云无尽时。异花啼鸟乐,灵草隐人知。信是栖真地,林僧半雪眉。

  • 沈括《活板》原文、鉴赏和解析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

  •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赏析》

    此词以女子口吻,表现离别相思之情,是一首闺怨词。上片首句,即以重重门关横亘在画面上,它阻断了内外的联系,隔绝了春天,从而表明思妇对红尘的自觉放弃,对所思之人的忠贞挚爱。以下五句,似乎是思妇的内心独白,但更像“画外音”,是对“深闭门”情节

  • 杜牧《瑶瑟》全诗赏析

    玉仙瑶瑟夜珊珊,月过楼西桂烛残。风景人间不如此,动摇湘水彻明寒。 作品赏析楼西:一作西楼。

  • 《庄子·渔父》解说和语译

    (解题) 本篇也是依故事的情节而立篇名的。“父”音府 (fǔ),对田野老人的通称。 主旨在于讲求法天贵真,不当其位而问其事乃是自寻苦恼。 原 文 孔子游于缁帷之林 (一) ,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

  •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名言: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注释: 狼藉: 破败不可收拾。 句意: 奢侈败家, 不可收拾; 勤俭度日, 永享平安。奢遭凶, 俭得吉,这将很快显现出来。 出处: 唐·白居易《草茫茫》

  • 苏轼《濠州七绝 虞姬墓》全诗鉴赏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 《雨霖铃·槐阴添绿赏析》

    上片写词人与恋人分开后的现状。“槐阴添绿”揭示了时间,“添”为新添,即槐树新添绿色,所以此时应为春季。与后文“正春睡难足”所揭示的时令相符。“雨馀花落”描绘了一幅冷凄之景:被雨淋落的花瓣洒落一地,雨后天地气氛冷冷清清。此句为下文奠定了凄

  • 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全诗赏析

    颂美驰千古,钦贤仰大猷。晋公标逸气,汾水注长流。神与公忠节,天生将相俦。青云本自负,赤县独推尤。御史风逾劲,郎官草屡修。鹓鸾粉署起,鹰隼柏台秋。出入交三事,飞鸣揖五侯。军书陈上策,廷议借前筹。肃肃趋朝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