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诗·卢仝》原文与赏析
卢仝
昨夜村饮归, 醉倒三四五。
摩挲青莓苔, 莫嗔惊着汝。
作品塑造了一个心地善良、情绪乐观的醉汉形象。
诵读着这首趣味横生的小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组令人喷饭的镜头:这位醉汉在村外喝醉了酒,歪歪斜斜地向家里走去;他一步三晃,跌跌撞撞,连栽了许多跟头;然而,他跌倒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痛不痛,伤不伤,而是抚摸着地上的青苔,不断地向青苔打招呼:哎啊,青苔,让你受惊了,千万请勿怪罪!醉汉之所以连连跌跤,固然是因为自己喝得太醉,也是由于青苔太滑。可是,他不但不怨恨青苔,反而去抚慰它,向青苔赔不是,这就带来了奇特的艺术效果:一是把本无生命的青苔人格化,使作品顿见生气,陡添情趣;二是揭示了醉汉与正常思路相矛盾的反常心理和行为,强化了他的醉态,烘托了他醉中露出的傻气,给人以轻松滑稽的乐趣。
这位醉汉跌倒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体现了他善良的心地;他一次又一次地跌倒,毫无懊恼,又表现了他的乐观主义情绪。诗人选择这样的人物加以讴歌,也反映了诗人自己豁达磊落的胸襟。
-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① 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②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③ 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④ 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⑤ 【注释】 ①蜉蝣(fu you福游):一种小昆虫
-
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值钱。莫共金家斗甘苦,参寥不是老婆禅。
-
撰者不详。存四篇,明万历 (一说嘉靖) 年间刊行。原为日本红叶山文库旧物,今藏内阁文库。熊龙峰为明代书商,本名佛贵,字东润,龙峰乃其号。因书中 《张生彩鸾灯传》一篇的首页 “入话”下有“熊龙峰刊行”
-
·刘基· 姑苏之城围,吴王使太宰伯嚭发民以战。民诟曰:“王日饮而不虞寇,使我至于此!乃弗自省,而驱予战。战而死,父母妻子皆无所托;幸而胜敌,又不云予功。其奚以战?”太宰嚭以告王,请行赏,王吝不发;请许
-
宋词典故·鱼书 【出典】 唐·陆贽《陆宣公集》卷二《冬至大礼大赦制》:“自今以后刺史、县令未经三考,不得改移;其余非在职绩效殊尤,亦不得越次迁转。刺史停替,须待鱼书。” 【释义】 鱼书为唐代朝廷更换州
-
常言龙德本天仙,谁谓仙人每学仙。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种桃年。仙宫仙府有真仙,天宝天仙秘莫传。为问轩皇三百岁,何如大道一千年。
-
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
“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新月一弯,悬于天幕。家人见月,自己已经行役一月。诗歌开端,诗人正在行途之中,却能凭藉一弯新月,由此及彼,把时间回溯到一月之前,一个月来的旅途劳顿、思乡情怀,尽在不言之中。又由己及人,悬想家人正在对月望远,一轮初月绾合起两地情思,空间又得以扩大。寥寥数语,含蕴深长。“行行一
-
作者: 吴志根 《大元大一统志》六百册,共一千三百卷
-
宋诗区别于唐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宋诗更重视对画意的表现。考其原因,或许是宋代绘画特别发达,而许多知名作家又每兼具画家和诗人两种身份的缘故(顺便应该提到,宋代的题画诗也较之前代更为发达)。苏轼、米芾诸人固不必说,即如张公庠《道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