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吴志根《大元大一统志》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吴志根《大元大一统志》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吴志根

大元大一统志六百册,共一千三百卷,元朝官修,是一部空前完备而丰富的全国性的地理志书。

公元1286年(元朝至元二十三年),元朝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行秘书监事扎马刺丁奏议编大一统志,元世祖忽必烈采纳他的建议,并命他与秘书少监虞应龙等搜集材料编志。公元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书成。此后,又陆续得到云南图志、甘肃图志、辽阳图志,因而倡仪重修,由孛兰肹、岳铉等编撰,公元1303年(大德七年)书成。先后历时十七年。

该书关于各路、州、县的史地,分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宦迹、人物、仙释等部门。所引资料,凡大江以南各行省,大都取材于宋舆地纪胜和宋、元旧志,北方各行省大半取材于唐元和郡县志、宋太平寰宇记和金、元旧志。边远地区的材料则采自新编的云南图志、甘肃图志、辽阳图志等。因此,该书保存了宋、金、元旧志中的许多材料,有较大的史料价值。例如,该书记述大都(今北京)寺观、古迹的壮丽繁多,多他书所未见。记延安路鄜州石脂、石油等情,可补沈括梦溪笔谈之不足。该书对于了解元朝的社会经济状况、阶级状况等历史都是极为重要的材料,对于研究地理、地质、考古等也有重要价值。

虽然该书在明代就已散佚,但是,明朝修大明一统志时以大元大一统志为蓝本,清朝编清一统志时又以明一统志为蓝本,所以,明、清两朝的一统志中都保留了大元大一统志的若干资料。今人金毓黻根据大元大一统志残存的零叶,辑成大元大一统志残本十五卷(见辽海丛书)。金氏与安文溥又根据明一统志、元史·地理志、钦定热河志、满洲源流考、盛京通志及其他有关书籍,辑成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四卷(见辽海丛书)。这“残本”和“辑本”虽不能再现大元大一统志的全貌,但也可见其一斑,仍不失为学习和研究元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 白居易《题清头陀》全诗赏析

    头陀独宿寺西峰,百尺禅庵半夜钟。烟月苍苍风瑟瑟,更无杂树对山松。

  • 宁调元《早梅叠韵》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宁调元 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 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形象地刻画出早春梅花傲然挺立的英姿,用以寄托诗人追求独立的人格和不随波逐流的自主精神。

  • “同类同理”注释、译文和评说

    类不悖 ① ,虽久 ② 同理。(《荀子·非相》) 【注释】 ①悖:相冲突。②久:时间上的绵延。 【译文】 只要事物的类不错乱,尽管时间相差很远,它们也还是有共同的本质和规律的。 【评说】 这里指出的是

  • 叶绍翁《登谢屐亭赠谢行之》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叶绍翁《登谢屐亭赠谢行之》 君家灵运有山癖,平生费却几两屐? ② 从人唤渠作山贼,内史风流定谁识! ③ 西窗小憩足力疲,梦赋池塘春草诗。 ④ 只今屐朽诗不朽,五字句法谁人追? ⑤ 天台览遍兴未已,天竺

  • 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全诗赏析

    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川原共澄映,云日还浮飘。上宰严祀事,清途振华镳。圆丘峻且坦,前对南山标。村树黄复绿,中田稼何饶。顾瞻想岩谷,兴叹倦尘嚣。惟彼颠瞑者,去公岂不辽。为仁朝自治,用静兵以销。勿惮吐捉

  • 高适《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全诗赏析

    人幽宜眺听,目极喜亭台。风景知愁在,关山忆梦回。只言殊语默,何意忝游陪。连唱波澜动,冥搜物象开。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檐外长天尽,尊前独鸟来。常吟塞下曲,多谢幕中才。河汉徒相望,嘉期安在哉。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智慧

    【465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智慧(陈先达著,周文莲编,人民出版社,20万字,2019年6月第1版,42元)△9章: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智慧;②

  • “山色朝暮之变,无如春深秋晚”注释、译文和评析

    《山色朝暮之变,无如春深秋晚》注释、译文和评析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中,“山色朝暮”指山的颜色在早晚发生变化,而无法与“春深秋晚”相比。这句诗抓住了山的变化和春秋的迥异,以此来表达岁月流转中人事的变迁。作者通过描绘山的颜色变化,使我们感受到春夏秋冬的转变,并间接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深刻的哲理,传达了对岁月不停流转的感慨。简单的词句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境,给人以思考和共鸣,使这句诗成为了经久不衰的名篇。

  • 聚八方古诗词(带八方的古诗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聚八方古诗词,内容包括带“八方”的古诗,带“八方”的古诗,带“八方”的古诗。

  •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必兴天下之利, 除去天下之害。

    名言: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必兴天下之利, 除去天下之害。 句意: 具有仁德之心的人处理政事, 必定要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情, 革除对天下有害的事情。 出处: 《墨子· 兼爱中》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