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苏轼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不瞋不骂喜有馀,世间谁复如君者! 一双铜剑秋水光, 两首新诗争剑芒。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郭祥正,字功父, 当涂人,有诗名。这是元丰八年(1085)七月,苏轼途经当涂时所作。这首诗以小序代题,已交代清楚写诗的原因和过程,是因为诗人在郭祥正家中喝醉后,乘醉在壁上画了竹石,郭祥正写了一诗表示感谢,并赠给诗人两把古铜剑,诗人再写此诗抒发感慨。
开头四句奇思怪语,如异军突起,写诗人在郭家醉后作画的情景。诗人说,我漉漉空肠中灌满了酒以后,好象生出了芒角;我的肝与肺似乎也错杂不齐,生出无数竹石来。郁积在胸中,森然气盛,创作欲望极其强烈无法遏制;以一吐为快,终于洒向您家雪白的墙壁。唐宋诗醇评论说:“画从醉出,诗特为醉笔洗剔精神。读起四句,森然动魄也。句句巉绝,在集中另辟一格。”
中间四句议论两种不同遭遇:由于平时爱好诗画,苏轼喜欢在墙壁上写诗作画,因而将墙壁弄脏了,经常遭到人们咒骂,如今苏轼又将郭祥正家的墙壁弄脏了,郭祥正不仅不嗔不骂,反而非常高兴,所以诗人激动地说:世间那儿还会有象您这样懂得艺术、热爱艺术的人呢?
最后四句,就郭祥正所赠两把古铜剑做文章,构思也极新颖奇特:一双铜剑森然发出寒光竟如秋水一样光亮,两首新诗(指郭所作谢诗与苏轼此诗)欲与铜剑比试光芒;一双铜剑挂在床头,两首诗稿拿在手中,不知究竟是剑还是诗将作蛟龙之吼?诗与剑在这里相映生辉!
这首诗的关键在一个“醉”字上。醉中作画,仿佛空肠生出芒角,肝肺生出竹石,“大枝凭陵力争出,小干萦纡穿瘦石”(李之仪次韵东坡所画郭功父家壁竹木怪石诗),生动而且传神。醉中作诗,诗的光芒胜过铜剑,“汗流几案惨无光,忽然到眼如锋芒,急将两耳掩双手,河海震动雷电吼。”(同上)既画出了醉态,又传出了诗画之神,真使人叹为观止矣!
-
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圆时。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
-
[美]道恩·波特 著·失败教会我的事[美]道恩·波特 著孙开元 编译生活中有些事是你左右不了的,比如,潮湿的空气会影响你的发型。但
-
马上同携今日杯,湖边共觅去春梅。年年只是人空老,处处何曾花不开。诗思又牵吟咏发,酒酣闲唤管弦来。樽前百事皆依旧,点检唯无薛秀才。
-
黄庭坚 仪鸾供帐饕虱行 ① ,翰林湿薪爆竹声 ② , 风帘官烛泪纵横 ③ 。 木穿石槃未渠透 ④ ,坐窗不遨令人瘦, 贫马百藖逢一豆 ⑤ 。 眼明见此玉花骢,径思着鞭随诗翁, 城西野桃寻小红。 【注释
-
吾曹总为长江老。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唐]白居易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知识三分中,二分代为鬼。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
-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名言: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注释: 炳: 点燃。 句意: 年轻时勤奋好学, 如同刚升起的太阳, 富有希望; 中年时勤奋好学, 如同日中的阳光, 虽强烈,
-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 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 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释】丰乐亭:在今安徽滁(ch)州。游春:春天外出游玩。红树:开满红花 的树。欲:将要。斜:太阳下山。长郊:广阔的郊
-
道教经籍总集。是在历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们自己汇集和编纂起来的,故卷数与刊行年代不一。因现存《道藏》是在明英宗正统和神宗万历年间编篡续修而成,故又分别名为《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简称正、续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