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王禹偁《泛吴淞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禹偁《泛吴淞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王禹偁

泛吴淞江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作者简介王禹偁(954—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荷泽市巨野县)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逝。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其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

简析该诗宛若一幅清新淡雅、情景交融的山水小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屡遭贬谪后的凄凉心境。“斜阳”“孤舟”“苦吟”,描绘了诗人的形单影只;“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写尽了诗人的孤独之感。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表现了作者摆脱官场后,力求物我同心、返璞归真的人生境界。

猜你喜欢
  • 雷和雪的古诗词(成语里面有雷和雪两个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雷和雪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成语里面有雷和雪两个字,为什么雷和雪只有一个部首之差,却有两个意义,超级跑跑雷和雪哪个好。咆哮如雷 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平地一声雷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如雷贯耳 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

  • 岑参《山房春事》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西汉梁孝王所营的兔园,至唐代仍是著名的风景盛地,安史之乱以前,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都在这里游览过。从李白“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

  • 苏轼《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全诗鉴赏

    饥人忽梦饭甑溢,梦中一饱百忧失。只知梦饱本来空,未悟真饥定何物。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去年太岁空在酉,傍舍壶浆不容乞。今年旱势复如此,岁晚何以黔吾突。青天荡荡呼不闻,况欲稽首号泥佛。瓮中蜥蜴

  • 有关于改革的议论文素材、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题解析 [解题]改革(reformation),指把事物中用的不合理的部分改造成新的、符合客观规律、适应客观情况的。 [析题]为什么要改革?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唯有不断地改革,

  • 《名读书》原文|翻译|赏析

    明·浮白斋主人2车胤囊萤读书3,孙康映雪读书4。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 门者

  • 杜牧《斫竹》全诗赏析

    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 辛弃疾《鹧鸪天》全诗鉴赏

    一夜清霜变鬓丝。怕愁刚把酒禁持。玉人今夜相思不,想见频将翠枕移。真个恨,未多时。也应香雪减些儿。菱花照面须频记,曾道偏宜浅画眉。

  • 《黄州道中赏析》

    此诗约作于至大二三年间(1309—1310)。时作者任监察御史,奉使南行,途经黄州。苏东坡曾贬谪黄州,黄州遂成为骚人墨客触景兴感的名胜之地,陈益稷有诗云:“赤壁冷烟销魂卒,黄州淡月照坡仙。”张养浩行经黄州道中,又适逢使人多愁善感的秋季,触景生情,自不免思绪万千,慨然成章。此诗抒发了作者政治抱负难以实

  • 《送范山人归泰山赏析》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范山人自身的色彩本不鲜明,但诗人让他“抱”上一只“白鹤”,这样就引人注目了。于是,李白的目光随着这片白色的行进向泰山移去。“初行若片雪”,了然在目;“杳在青崖间”,距离远了,看上去更小,但因为出现了青色(“青

  • 《订鬼》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王充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 由于疾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