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唐)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世称杜樊川。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佑的孙子。文宗大和二年中进士。杜牧早年即以经邦济世的才略自负,慷慨激昂,好谈军事。立朝刚直不阿,敢于论议大事,指陈时弊。政治上不失为有识见、有胆量的进步人士。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
他的诗、赋和古文都极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高,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诗多写社会政治题材,有的反映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有的反映他怀才不遇的苦闷,有的描写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笔力雄健,感慨深沉。他的写景抒情诗,鲜明自然,清丽生动;善用绝句,讽咏史事,寄托心志。他也擅长古文,在晚唐诗坛别具一格。现存400多首,有樊川诗集等存世。
入选教材作品
1。赤壁(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教材八年级下册,语文出版社教材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
2。江南春(语文出版社教材七年级上册)
3。泊秦淮(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出版社教材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二册)
-
近闻韦氏妹,迎在汉钟离。郎伯殊方镇,京华旧国移。春城回北斗,郢树发南枝。不见朝正使,啼痕满面垂。 作品赏析【鹤注】诗云“京华旧国移”,谓肃宗行宫在灵武也,此是至德二载元日所作。韦氏妹,妹嫁韦氏也,
-
原题:庸庵寄示重九海楼宴集之作适是夕饮仁先湖上宅放舟泛月而归次其韵答之
-
【注释】 选自唐·杜牧《阿房宫赋》。 六王:战国末齐、楚、燕、赵、韩、魏六国诸侯。 毕:结束,完毕。此指灭亡,即结束了六王的统治。 四海:古时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四海之内即指中国。 一:统一。 蜀
-
初恋周作人那时我十四岁,她大约是十三岁罢。我跟着祖父的妾宋姨太太寄寓在杭州的花牌楼,间壁住着一家姚姓,她便是那家的女儿。伊本姓杨,
-
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人生意气豁,不在相逢早。南京乱初定,所向邑枯槁。游子无根株,茅斋付秋草。东征下月峡,挂席穷海岛。万里须十金,妻孥未相保。苍茫风尘际,蹭蹬骐驎老。志士怀感伤,心胸已倾倒。 作品赏
-
一译《诉讼》,著名表现主义*作家弗兰兹·卡夫卡*的重要长篇小说。1914年写起,1918年完成,1925年始出版。小说共17章,其中最完整的只有9
-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1],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2],门泊东吴万里船[3]。 [作者简介] 杜甫(712—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出处】唐崔颢《 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 》。 【意思】你家住在哪儿?我家住在横 塘。停下船来暂且问一声,或许我们还 是同乡哩。君:对对方的尊称。
-
本诗主要讲述初夏时节,美景当前,却与好友知己却分居两地的无奈之情。其中“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麦子属北方农作物,水稻属南方农作物,吴,越更是对立的国家,写出作者与好友分居两地,赏着不同的风景,感受着不同
-
曹组 梅 洗妆真态,不作铅华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结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