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雝》情诗三百首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雝》情诗三百首赏析

作者: 梁颖甫 【本书体例】

【原文】:

有来雝雝(1),至止肃肃(2)。相维辟公(3),天子穆穆(4)。於荐广牡(5),相予肆祀(6)。假哉皇考(7)!绥予孝子(8)。宣哲维人(9),文武维后(10)。燕及皇天,(11)克昌厥后(12)。绥我眉寿(13),介以繁祉(14)。既右烈考(15),亦右文母(16)

【鉴赏】:

这是一首周王朝祭祖的诗。毛诗序说:“雝,禘(dì帝)太祖也。”它的歌颂对象与主祭者,历来颇为分歧。陈子展诗经直解云:“太祖指谁?陈奂申毛指后稷,王先谦申郑谓用鲁义指文王,而宋儒或谓其指帝喾。”从诗的内容来看,应以朱熹称“此武王祭文王之诗”为切合原意。

周代十分重视祭祀先王的活动。周颂中就有许多歌颂周之先王的诗篇。其目的就是在位者借以宣扬祖宗受命于天,功德无极以壮大声威,震摄群臣的百姓,以巩固其统治;另外又借祭祖来祈神求福,以求周祚绵延久长。本诗既充分体现这一中心主旨,又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在周代祭祖诗中数得上优秀之作。

诗用赋体,一章十六句。按内容可分四层。第一层四句,直入本旨,叙述参加祭祀的人物,展示他们神态,很好地渲染了气氛。“有来雝雝,至止肃肃”,总叙参祭者到来时的景象。人们来在路上,还都神色和悦,雍容温厚,一旦到达庙堂,全都肃然起敬,无比虔诚。来者络绎不绝,至者庄重谦恭。在顷刻变化之中,显现了庙堂的严肃静穆。“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分写不同的参祭者。作者正面点明:诸侯公卿在旁助祭,主祭者周天子也满脸庄重。虽然作者在此只写了周王而未及诸侯公卿,但从天子的神色上我们完全可以想见诸位“辟公”之无不肃静了。这一层,连用三个叠词,既准确描摹出人们来到宗庙前后的不同神态,又渲染加浓了庙堂特定的气氛,简练逼真,生动传神。

第二层,由静态描写转入动态叙述。笔触专注于献祭和祝祷。祭祀的仪式开始后,作者首先以咏叹的情调叙述献牲和陈馔:“於荐广牡,相予肆祀”,敬献的祭品是如此肥美,助祭者忙碌陈设,礼节之隆,物品之盛,辟公之敬,周王之诚,在此得到全方位的展示。“假哉皇考!绥予孝子”一个赞叹句,一个祈使句,是对先王丰功伟绩由衷的钦敬和颂扬,也是主祭者最真挚愿望的集中体现。从中我们分明感到周王那发自内心的最热烈的钦佩之情,那由于激动不已而发出的深沉的颤音。第三层是第二层的必然延伸:全面颂赞“皇考”的无比功德。“皇考”是那样的英明睿智,任人唯贤,文武兼备,德配皇天。他不仅功显当时,而且泽被后世,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这四句颂词出语虽简,但意旨周备,只几句就把先王的功德全面清晰地概括出来了。第四层,申明诗旨,以主祭者的祈神赐福与祭奠父母作结。他乞求“皇考”保佑他长寿,赐给他众多福祥。末二句点明祭祀对象和主祭者。武王既敬祀自己的皇考文王,也敬祭自己“文德”的母亲太姒。虽只两句,主祭者虔诚的神态,恭敬的祝祷具体可感,生动可见。

这首诗描述了祭祖的情景和过程,刻画了人物神态,记录了祭者祝词,结构完整,内容充实。作者以“武王祭祖”为中心,依次开展。既有祭祀本身各项活动的客观叙述,又充溢着参祭者特别是主祭者强烈的主观抒情性。特别是武王祝祷之辞,感情热烈而深长,很有感染力。

另外,这首诗在用韵上极为特殊。全诗每章一、三句同韵,二、四句同韵;前章偶句与次章奇句又蝉联一韵,相间相重,错落有致,回环变化,颇为新奇。正如方玉润所说:“此真所谓有辘轳韵也。而用韵之奇,亦无过乎是者”(诗经原始)。这种用韵之法,实属罕见,它不但可以造成全诗起伏跌宕的旋律感,而且为全诗增添了诗情韵致。

猜你喜欢
  • 1月14日 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

    1月14日 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 : 1949年元旦,国民党政府总统蒋介石在军事失败,政治孤立和政府内部分崩离析的情况下,被迫发表《新年文告》。提出愿意和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但同时提出要

  •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惜时贵学”类的诗句。 日转月移,时光如涓涓东流之水一去不复返,自古以来哪有鬓发

  •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原文|鉴赏|赏析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幽闺儿女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

  • 采蒲台的苇 孙犁

    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 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

  • 什么是“合掌”?

    合掌,顾名思义,是指左右手合起来之意。在诗学修辞来说,是 指对偶句中的两个字词是同一个意思,如闻与听,眼与目 相对者。元人萨天锡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被一 个老叟指出应换闻为看,避免合掌

  • 《晚唐小李杜<fontID="Note.m.20080721-m300-w001-0010000002088"style="text-decorat

    作者: 叶嘉莹徐晓莉 【原文】:安定城楼(2)李商隐迢

  • 孟浩然《听郑五□[心旁+音]弹琴①》全诗赏析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②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③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作品赏析①郑五□[心旁+音]:《唐诗纪事》有载,□[心旁+音]字文靖,为阿附权贵、品行不端之辈,似

  •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一赏析》

    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在读者眼前展开的这幅画中的光线和亮度是柔和宜目的。地点是“溪桥上”,则说明诗人行吟之际,既非漫步岸边,也非泛舟溪面,这为后三句远眺岸上

  • 白居易《早春题少室东岩》全诗赏析

    三十六峰晴,雪销岚翠生。月留三夜宿,春引四山行。远草初含色,寒禽未变声。东岩最高石,唯我有题名。 作品赏析岚翠:一作岚气。

  • 《古文·弈喻》鉴赏

    古文·弈喻 钱大昕予观弈于友人所(1)。一客数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