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情诗三百首赏析
悼亡
作者: 梅尧臣
【原诗】:
从来有修短(1),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2)。
譬令愚者寿(3),何不假其年(4)!
忍此连城宝(5),沉埋向九泉。
【译意】:
寿命从来都是有长有短的,哪里敢仰问苍天?
看遍了人间的妇女,没有谁比得上妻子的美丽和贤德。
如让愚笨的人的长寿,为何不借他们的寿命来延续妻子的寿命!
怎忍这价值连城的宝玉,沉埋在黄泉之下。
【点评】:
梅尧臣悼亡诗共三首,是怀念亡妻谢氏所作。这是第三首。人的寿命有长有短,本属自然,但愚者长寿而贤者早亡,恩爱的夫妻总是同来而不同归,这是什么道理呢?诗人禁不住要仰望苍天了,这里,诗人用问天的形式,奇特的设想,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专一和对妻子的深情悼念。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负荷着沉重悲情的封建士大夫文人泪眼问天的形象,听见他那沉痛彻底的责问。
-
斋居卧病禁烟前,辜负名花已一年。此日使君不强喜,早春风物为谁妍。青衫公子家千里,白发先生杖百钱。曷不相将来问病,已教呼取散花天。 作品赏析【原题】: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誧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当请
-
【原题】:刘子渊监庙年八十六耳目聪明能饮酒举大白喜赋诗比过之因示长句次其韵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出处】唐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 【意思1】人世间多次为兴亡盛衰的往 事伤感,而西塞山的地势山形依然如 旧,一直枕靠着长江寒冷的江流。往 事:指三国东吴、
-
《先秦散文·论语·子华使于齐》原文鉴赏 子华
-
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
-
送别是古代人生活中的常事,故而也成了古诗中屡写不衰的题材。唐诗中的送别诗汗牛充栋,但这首诗却能翻出新意,别具一格。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起句突兀。前期,即后会之期,重逢之期。对于分别的人来说,“后会有期”本来是一个极大的安慰
-
洪亮吉:游城北清凉山记 洪亮吉夫兼葭盛则唫虫集矣,云霞生则爨烟绝矣。犹复绀宇斜出,瞰临流之舟;青藤上缘,接过岭之树。于是纵睇幽远,悼
-
此词题为《春晚》,实写“闺情”。“春晚”之时,深闺女性自有难以明言的复杂情怀,但作者并非女性,没有高超的水平,对于那种连作者本人都难以明言的情怀是不可能写得生动感人的。 读完全词,就知道作者并未让那位闺中人吐露情怀,而是通过精细的观
-
鸽子我站在倾斜山坡的顶端,在我面前,是一片成熟的麦田,那是金和银的海洋,一道隔着一道,不断地变换着颜色。海面上没有泛起任何微小的波
-
荡寇志 清咸丰三年(1853)本衙藏板本《荡寇志》扉页书影 清咸丰三年(1853)本衙藏板本《荡寇志》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一名《结水浒传》、《结水浒全传》,又名《续水浒》。七十回,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