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风》情诗三百首赏析
终风
作者: 屈骥明 【本书体例】
【原文】:
终风且暴(1),顾我则笑。谑浪笑敖(2),中心是悼(3)。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4)。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霾(5)。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6)。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7)。寤言不寐,愿言则怀(8)。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维妙维肖地表现了一位女子在热恋中遭到戏弄而又不能忘情的复杂感受和内心的痛苦。
前两章写女主人公爱怨交加的矛盾心理。看来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涉世不深、情窦初开的痴情女子。尽管那男子对她有“顾我则笑”、“惠然肯来”的一面,但又表现得粗野轻佻,不那么真心爱她、尊重她。女子觉察到了这一点,因而内心深处感到有无限的悲伤和失望。尽管是这样女主人公还是无可奈何地深深陷入情网之中,难以解脱。一时不见那男子的话,便“悠悠我思”,日夜想得不得了,这充分写出了女子的痴情和忠贞。
后两章紧承“悠悠我思”一句,写女主人公极度相思之苦。她受到那放荡无羁的男子的挑逗和厌弃后,便朝思暮想,寝席不寐,睡梦混沌,辗转难眠,以致竟痴情地期盼情人能打个喷嚏,也好让他知道自己对他的相思之苦,从而受到良心的感化而翻然悔悟,改邪归正。女主人公此时的相思之情,由原先对男子的失望和不满,转向殷切的希望了。传统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主题,在这里得到了突出的表现。
全诗赋比兴手法巧妙兼用,精微生动的刻画了人物形象。诗人以风暴、阴霾、雷声起兴作比,递进有序地表现了男子对女子的暴慢无常,也表现了女子对男子的伤感和思念之苦。赋法的运用也有特色,极富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如“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两句,神貌毕肖地勾勒出男子放纵轻浮的神态举止。“惠然肯来”,“莫往莫来”两句,更见有起有落,跌宕变化,深刻揭示了男子虚诈的内心世界。“寤言不寐”一句在后两章间隔反复,抒发了女主人公辗转反侧、愁苦郁结的一腔意绪。对她期望情人想念自己而“愿言则嚏”的心理刻画,是相当细致入微的。由此可知,本诗在叙事言情诸方面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
〔主术训〕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 ① 。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 ②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③ 。 〔注释〕 ①
-
喜欢一个人淋雨我喜欢雨天,喜欢一个人淋雨,这或许是命里注定的事。小时候为淋雨,没少被父母呵斥,但始终未能改掉这个习惯。每逢下雨,我
-
张仪司马错议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
-
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清·顾贞观续残香,留好梦,鸳瓦不销霜重。千里月,五更寒,此情持问欢。阑干角,蛛丝络
-
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一朝富贵
-
秋兰兮麋芜, 罗生兮堂下。 ① 绿叶兮素枝, 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兮自有美子, 荪何以兮愁苦? ② 秋兰兮青青, 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 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
-
【名句】邻有丧 ① ,舂 ② 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③ 。 【注释】①丧:办丧事。②舂:舂米。③不巷歌:不在附近唱歌作乐。 【释义】邻居家办丧事,就不能进行生产活动;邻里有人出殡,就不能唱歌作乐。 【
-
《交友者,识人不可不真,疑心不可不去,小嫌不可不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者,识人不可不真,疑心不可不去,小嫌不可不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魏禧 《日录里言》,良朋贤友类
-
楚歌十首(其九)三峡连天水,奔波万里来。风涛各自急,前后苦相推。倒入黄牛漩,惊冲滟滪堆。古今流不尽,流去不曾回。题解宪宗元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