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明廊》原文|翻译|赏析
明·祁彪佳2
园以藏山3,所贵者反在于水4。自泛舟及园,以为水之事尽,迨循廊而西5,曲沼澄泓6,绕出青林之下。主与客似从琉璃国而来,须眉若浣7,衣袖皆湿,因忆杜老“残夜水明”句8。以廊代楼,未识少陵首肯否9?
1 本篇系祁彪佳寓山注第一篇。寓山为祁氏私家园林。2 祁彪佳(1602-1645):字幼文,号世培,明代颇有政绩的大臣,工诗文,清军破南京、杭州后,自杀殉国。后人辑有(祁忠惠公遗集。3 藏山:据山造园,山尽在园中,故曰“藏山”。4 贵:重视。5迨(dai):等到。循:顺。6 沼:小池。泓:水深。7 浣:洗濯。8 残夜水明:杜甫月诗中有“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9 少陵:杜甫号少陵。首肯:点头同意。
【析点】 此则写曲廊观水,突出的是水的澄澈明净,清泠剔透。曲曲弯弯的池水,在郁郁葱葱的林间穿行。泛舟其上,“主与客似从琉璃国而来,须眉若浣,衣袖皆湿”,这颇有王维“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的诗境,却更妙在一个“似”字,虚而为实,实而为虚。读之,顿觉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令人心清气爽,神怡气畅。园中这一池绿水,就仿佛是一双明眸,为寓山园林平添了几分灵气。从园林美学的角度讲,曲廊又将景观隔开,不使之一览无余,而达到曲径通幽之妙,回廊本身亦成为景中之景。这都体现了祁彪佳构园的匠心:“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祁彪佳集·寓山注)其实祁彪佳著此文又何尝不是如此?欲记一廊,选取的角度却是曲廊观水;欲写曲廊观水,却又由“园以藏山,所贵者反在于水”着笔,写舟行抵园,以为园中有山无水;山未穷而水已尽,不免令人扫兴,一个“迨”字却又引来了希望;果然,曲廊之西即一池绿水……真是意随景到,笔借目传,落笔处顿宕有致,摇曳生姿,足见作者运思之巧妙。
结尾处,作者欲改杜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而为“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廊”,却又言“未识少陵首肯否”,余韵悠远绵长,令人回味无穷
-
多丽·咏白菊 【宋】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迹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娶屈
-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常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
-
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幔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
-
岁时丰俭若循环,天幸非由拙政然。一雨虽知为美泽,三登犹未补凶年。桑阴蔽日交垂路,麦穗含风秀满田。千里郊原想如画,正宜携酒望晴川。
-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作品赏析【鹤注】此当是乾元二年七月在秦州作,故有“伴月落边城”之句。王柏曰:天河,从北极分为两头,至于
-
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比赛串词(谁能给我弄一个小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的稿子,要串词,3分钟左右)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年级学生古诗词朗诵比赛串词,内容包括谁能给我弄一个小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的稿子,要串词,3分钟左右,古诗词朗诵串联词急急急,学生风采大赛经典朗诵主持词。给你我班上学生朗诵的稿子。不过我的是一年级学生,,全校拿了二等奖哦。看看能不能帮你。 要是非得要古文。用《三字经》或者梁启超写的《少年中
-
这首诗写诗人上山寺访友不遇,却被山中优美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因而尽兴欣赏。过,访问之意;融,是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首句,通过山头禅室里挂着僧衣的细节,既点明了友人的
-
齐威王欲将孙膑 [1] ,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 [2]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 [3] ,居辎车中 [4] ,坐为计谋 [5]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 [6]
-
王安石 雪干云净见遥岑,南陌芳菲复可寻。 换得千颦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 这首诗的题目是取诗的首两字而成,这样的命题法在王安石晚年的绝句中是较普遍的,与此首同存《临川先生文集》第二十七卷中的《南浦》
-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注释】 选自《尚书·洪范》。 偏:不正。 党:袒护自己的侪类。意谓营私结党。 王道:封建统治阶级设想的一种理想的政治。 荡荡:平坦开阔的样子。 平平:平坦的样子。这里指国家治理有序。 反:背逆,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