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马嵬(其一)·[清]袁枚》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马嵬(其一)·[清]袁枚》原文与赏析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天宝十四年(775)安史之乱,唐玄宗从长安逃往四川,走到马嵬坡(陕西兴平西),卫兵作难杀死杨国忠,并逼玄宗处死杨贵妃。自此马嵬咏史之作不绝。袁枚在乾隆十七年(1752)赴陕西路过马嵬驿时,也写了四首咏史诗,此为其中一首。

诗人身临当年是非之地,深思千年誉叹不绝的帝王妃子情爱。“莫唱当年长恨歌”,首句诗意并不在于表述君妃爱情不值得同情,也非否定白居易长恨歌对李杨爱情的描写。袁枚历来反对窒欲明性的封建礼教,他曾公开申明自己好色,提倡情欲的合理性。他的马嵬之作曾有吊杨妃诗:“金鸟锦袍何处去?只留罗袜与人看。”但是,这首诗并不是要重复历来马嵬咏史老调,而是由帝王之情,联想到百姓之情。诗以“亦”与上句“莫”相对应,将人们的视线从宫殿引向闾里,世间夫妻的生离死别,谁知有多少呢?他们合理的愿望,不能实现;他们悲惨凄苦的境遇,有多少人了解同情呢?

三、四两句,诗人巧用一“比”字,将杜甫描写的石壕村夫妻诀别,与长恨歌中唐玄宗杨贵妃死别之后,七夕相会长生殿相对照。石壕村中夫妻生离诀别的情景,是当时中国农村的缩影。同样是情,同样要流泪。但君王则是嬉乐欢娱失落之苦情,而民生则是兵役饥饿,挣扎于死亡线上凄惨悲痛之苦情。一个“比”字衡量出作者感情在比较中的倾斜。

作者巧用同写安史之乱作品的对比,将两种悲苦之情,置于动乱年代的背景中来表达。百姓身受的苦难,远远超过了帝王宠妃之间生死两别的悲伤。封建统治者过于沉湎声色,不恤民苦,不以民情为情之根本,乱用奸臣,酿成了一场民族的灾难,君王自食其果,同时广大百姓也深受其害。百姓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是统治者纵情所造成的。相比之下,人民生死别离,更能催人泪下,更值得同情。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

请听听历代马嵬咏史诗的声调吧!“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刘禹锡)“君王若道能倾国,王辇何由过马嵬。”(李商隐)“可怜杜宇声声血,只在长生殿里啼。”(宋琬)“那堪此地青青塚,更待红尘蜀道回。”(曾庭闻)诗“必创前古所未有而后可以传世”。袁枚此诗由君王一家之情,萦联百姓千万家之情,堪称千古马嵬绝唱。

“其思专,故性情易传。”(袁枚何南园诗序)诗作即景不写景,咏史不述史,仅以对比议论,来抒写真情实感。诗将两种不同的“情”联系起来对比议论,融长恨歌、石壕吏历史巨篇佳作于四句短诗之中;既巧作翻新,又不求“奇险诘曲,惊人耳目”,却能“一语胜人千百”;既在对比议论中表述深刻思想,又不硬求词语的工整对仗,句法灵活,语言通俗,因而既明白如话,又能感人至深。

猜你喜欢
  • 诗歌《玻璃工厂》鉴赏

    (一) 从看见到看见,中间只有玻璃。 从脸到脸 隔开是看不见的。 在玻璃中,物质并不透明。 整个玻璃工厂是一只巨大的眼珠, 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 它的白天在事物的核心闪耀。 事物坚持了最初的泪水,

  • 《春日·[宋]朱熹》原文与赏析

    [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天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般人都认

  •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418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国干训教材编审指导委组织编写,何毅亭主编,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16 5万字,2019年2月第1

  • 洛克

    【5352】洛克(〔英〕约翰·邓恩著,方尚芩译,译林出版社,印张15 75,2020年1月第1版,39元)△3章:生平;信任的政治学;认识、信念与信

  • 《郝经·立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郝经·立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惟天行健①,万

  • 刘禹锡《偶作二首》全诗赏析

    终朝对尊酒,嗜兴非嗜甘。终日偶众人,纵言不纵谈。世情闲静见,药性病多谙。寄谢嵇中散,予无甚不堪。万卷堆床书,学者识其真。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

  • 鲁迅《影的告别》全文、注释和赏析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 百喻经全集《奴守门喻》译文赏析

    奴守门喻 【原文】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1]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

  • 咏花诗词之《山庄李花》全诗原文鉴赏

    杨万里 山庄又报李花秾,火急来看细雨中。 除却断肠千树雪,别无春恨诉东风。 这首咏李花诗写得颇具情趣。“山庄又报李花秾”一句写山庄李花开得正盛,一“又”字表明似乎是年年如此,今又如此。接着一句“火急来

  • 团圆便是家肥事,何必盈仓与满箱

    “团圆便是家肥事,何必盈仓与满箱”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团圆便是家肥事,何必盈仓与满箱”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哲理事理·生活”类的诗句。 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就是家中最美好的时刻了,何必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