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出车》情诗三百首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出车》情诗三百首赏析

出车

作者: 窦春蕾 【本书体例】

【原文】: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1)。自天子所,谓我来矣(2)。召彼仆夫(3),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4)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5),建彼旄矣(6)。彼旟旐斯(7),胡不旆旆(8)?忧心悄悄(9),仆夫况悴(10)

王命南仲(11),往城于方(12)。出车彭彭,旂旐央央(13)。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14)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15)。今我来思,雨雪载涂(16)。王事多难,不遑启居(17)。岂不怀归?畏此简书(18)

喓喓草虫(19),趯趯阜螽(20)。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21)。赫赫南仲,薄我西戎(22)

春日迟迟(23),卉木萋萋(24)。仓庚喈喈(25),采繁祁祁(26)。执讯获丑(27),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28)

【鉴赏】:

这是一首出征将士的征战诗。周宣王时,以玁狁为首的西北戎狄部落时常骚扰周室边境,给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威胁。为了抵御外族侵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周王朝发动了大规模讨伐玁狁的战争,一时平定了西北边疆的祸患,国家也呈现出“中兴”局面。指挥这场战役的,有一位名叫南仲的大将,为此立下了赫赫战功,赢得了将士们的崇敬和爱戴。不仅史书上记载着他的战绩,周鼎铭文中也刻有他的名字。从诗的内容分析,它的作者很可能是南仲手下的幕僚或部将,曾跟随南仲,亲身经历了征伐玁狁的战争,因此,他在诗中不仅完整地叙写了战争的全过程,表达了对南仲卓越武功的由衷钦佩,也细腻地描写了战士们怀乡思亲的情绪,同时,也表露出深厚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诗的前两章实足是一幅气象森严、摩拳擦掌的出征图。“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犹如一曲气势雄壮的战争交响乐,已吹响进军的序曲,蕴含着高昂豪放的激情,形象地写出了战士们毅然奔赴战场的爱国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们为自己奉天子命而出征感到骄傲,也为“王事多难,维其棘矣”深感忧虑,恨不能飞身赴难,以解邦国之危。多么壮观的出征场面啊,御者尽快整理好车马,迅速登上了征程,不一会儿,就来到郊野之外。车上高悬的各色战旗,在风中飘扬,发出猎猎的响声,更令人心情紧张、忧虑。马不停蹄地连续行军,使战士们疲惫不堪,面对十万火急的军情,他们焦虑、忧愁,但义无反顾。中间三章是对具体战事的叙述,描写了南仲率领将士们讨伐玁狁及西戎的情形。“天子”句,满含着忠君爱国的正义感、自豪感。在南仲的率领,部队遵从天子的号令,在方地、朔方修筑营垒,与敌对峙。此时,兵临城下,形势更为紧张,一触即发,等待在将士们面前的,很快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激烈战斗。但是,作者的笔锋却陡然一转,轻带而过,在作战气氛已达到高潮时,突然顿住,不去从正面具体描述其剧烈惨壮,而是一落千丈,使激动的情绪猛然间跌降至平和安祥,只用简单平淡的口吻交待了战争的结果——“玁狁于襄”。这种大起大落的写法,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从而使人产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同时,也使人深切地感受到周师必胜的内在因素:不仅在于士气高昂、信念坚定,还在于他们是天子之师,是王师,是为了扫除侵略者的正义之师,更在于他们是在勇敢善战、指挥有方的南仲将军亲自率领下作战,这怎能不大胜而归呢!激烈的战斗暂告一段落,为了彻底赶跑所有来犯之敌,部队又随之转移,奔赴新的战场。开始长期的行军作战生涯。第四章前四句既是写景,又为抒情,饱含着诗人对那段战斗生活的追忆与怀念。春来冬去,季节变换,岁月流逝,以往高粱苗儿扬花抽穗的时候,他们正与敌人作战周旋,高粱花儿记下了他们的战斗历程;如今,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一步步走向家乡,天空已飘满雪花,道路泥泞难行,虽然归心似箭,终是欲速不达。这其中包含了无限的凄凉悲苦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但这绝不是厌战反战,他们虽然渴望和平宁静的生活,也同样依恋家乡、亲人。可他们深深懂得,“王事多难”,自己身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玁狁一日不除,和平的生活就根本不会有。因此,他们“不遑启居”,辛苦地奔波于战争第一线,不能有片刻休息。“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就是战士们这种复杂情感的显现;他们不愿挑起战争,但又绝不推辞为保卫国家而战,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爱国情怀啊!第五章简述将士们在南仲的统帅下,继续战斗,打败西戎,彻底扫荡侵略者的事迹。作者采用略写的方法,只言“赫赫南仲,薄伐西戎”,一笔带过,表现了对西戎不堪一击的蔑视。西戎是周朝西北边疆的一个游牧民族,可能是玁狁的一个部落,因此,作者描写伐西戎,就是平定玁狁之乱的组成部分,对西戎的胜利,也意味着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别具一格的是,作者在叙述这次战役的中间,突然插进了一段表现征人思妇离情别绪的句子: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召南·草虫中也有同样的句子,表达的是一位女子对远戍不归的爱人的思念,写得情真意切,深挚感人。表面看起来,这样的写法有些突兀、散乱,不循常理,仔细推敲玩味,则不得不佩服其高妙的艺术匠心,因为它不仅借思妇之思表达了出征将士真实、细微的心理活动和复杂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且,突破了时空限制,以一种跳跃的节奏、形式使全诗产生多姿多彩的艺术情境和深刻广泛的意蕴,仿佛给紧张的征战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新芬芳之气,中人欲醉。最后一章,诗人用美好的笔调描述了凯旋的情景。经过艰苦卓绝的不断转战,经受了怀念故乡、思恋亲人的感情煎熬,战士们终于击退了全部来犯之敌,班师回朝了。一路上,到处是灿烂的春光,草木葱郁,绿阴满地;繁花盛开,馨香袭人;树上的黄鹂鸟儿在不停地鸣叫,采集白蒿的人们正忙碌在山野,这宁静平和的生活真令人欣羡。就在这明媚的春光中,将士们“执讯获丑,薄言还归”满载着胜利的喜悦和战利品,踏上了归途。南仲将军的威名已远播四方,猖玁的玁狁被彻底平定了。这一章,诗人的描绘是带有理想色彩的,他将战士们那种扫除祸患之后,重新获得和平生活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充满浪漫主义的奇情异彩。绘景抒情,无不由“曲尽人情之极至者”(王夫之语)

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采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在材料的剪裁择取上能够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独具匠心,在语言运用上也能够兼收并蓄,为表达主题的需要,大量引用了融化当时的现成诗句和熟语入诗。如第四章“昔我往矣”四句与采薇第六章前四句相似;“喓喓草虫”六句,则是直接引入召南·草虫中的成句;第六章“春日迟迟”四句,又与七月第二章的意境相近。但这些句子已与本诗血肉相连,浑然一体、毫无斧凿之痕,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功底。此外,这首诗在结构布局上,也是非常精妙的。首尾一致、前后呼应,三次提到南仲,都是与战争的进程密切相关:伐玁狁、征西戎、得胜还朝。显得既完整和谐又突出了主题和南仲的战功。清人方玉润曾说:“此诗以玁狁为主脑,西戎为余波,凯还为正意,出征为追述,征夫往来所见为实景,室家思念为虚怀。”正是对它虚实结合、张弛有度,宏伟、自然而又完整的结构艺术的高度评价。

猜你喜欢
  • 典故“齐人乞墦”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孟子离娄下》:齐 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瞰良人之

  • 苏轼《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全诗鉴赏

    露宿泥行草棘中,十年春雨养髯龙。如今尺五城南杜,欲问东坡学种松。君方扫雪收松子,我已开榛得茯苓。为问何如插杨柳,明年飞絮作浮萍。 作品赏析原题: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中见杜舆秀才求学

  • 《咏草赏析》

    这首诗名为咏草,而实非咏草,只是借草抒情,构思奇特,别有风味。   古代诗人多以草写别情,诉离忧,白居易的“萋萋满别情”,就是一个典型。   此诗首联出句似乎是韦应物《滁州西涧》头尾两句的合成:“独怜幽草涧边生”,“野渡无人舟自横”。面

  • 白居易《谕妓》全诗赏析

    烛泪夜粘桃叶袖,酒痕春污石榴裙。莫辞辛苦供欢宴,老后思量悔煞君。

  • 白居易《客》全诗赏析

    渭北离乡客,江南守土臣。涉途初改月,入境已经旬。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自顾才能少,何堪宠命频。冒荣惭印绶,虚奖负丝纶。[除苏州制云:藏于己为道义,施于物为政能。在公形骨鲠之志

  •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 欧阳修《藏珠于渊赋》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 欧阳修 【原文】:稽治古之敦化,仰圣人之作君

  • 杜甫《暂如临邑,至山昔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全诗赏析

    野亭逼湖水,歇马高林间。鼍吼风奔浪,鱼跳日映山。暂游阻词伯,却望怀青关。霭霭生云雾,唯应促驾还。 作品赏析【卢元昌注】暂如临邑者,公弟簿领此邑,前以河泛书至,故暂如临邑。先至湖亭。别李员外之芳,李适往

  • 免费古诗词鉴赏ppt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免费古诗词鉴赏ppt,内容包括古诗词赏析朗诵ppt,古诗词的PPT赏析,求古诗词赏析的PPT文件.。八年级下人教版语文课本中的附录10诗1卷。 “从礼品的兄弟”(二) 汉末刘珍婷婷山松谷瑟瑟的寒风。 风一何盛,松一何劲! 冰霜是凄惨荒凉

  • 古代民歌《柳青娘》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青丝髻绾脸边芳,淡红衫子掩酥胸。出门斜撚同心弄。意恛惶,故使横波认玉郎。叵耐不知何处去,教人几度挂罗裳。待得归来须共语,情转伤,断却妆楼伴小娘。 《柳青娘》,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五代冯翊子子休《桂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