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齐人乞墦”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释义用法齐国有个人天天吃得酒足饭饱回家,对他妻妾说有富贵之家请他,其妻不信,跟踪去看,原来他每天都去墓地,向人乞讨祭祀剩下的酒肉来吃,吃得不足,又继续向别家去要。回家去以为妻妾尚不知,仍然向她们炫耀不已。后以此典指人不顾廉耻,乞求利益。
用典形式
【乞墦】 宋 ·苏轼:“乞墦何足羡,负米可忘艰。”宋 ·陆游:“虽殊乞墦肉,巳近掘野鼠。”
【乞祭人】 宋·王安石:“墦间夜半分珠玉,犹是当年乞祭人。”
【乞墦客】 宋 ·陆游:“买饭犹胜乞墦客,看耕僭学劝农官。”
【乞墦祭】 宋·陆游:“强颜未忍乞墦祭,积毁仅逃输鬼薪。”
【骄妻妾】 宋 ·陆游:“世间大有乞 人,放翁笑汝骄妻妾。”
【笑齐人】 清·蒲松龄:“举世笑齐人,不道世人,反出其下。”
【墦乞骄】 明·徐渭:“渐少墦乞骄,而多褐夫惴。”
【人乞祭余】 宋·黄庭坚:“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墦间得醉】 宋·梅尧臣:“今朝甘自居穷巷,无限墦间得醉归。”
【忍耻墦间祭】 宋·陆游:“尚能忍耻墦间祭,安用追惭饭后钟?”
-
【原题】:姑苏杂咏 偃松行(在天平山西,旧文正书院前)
-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笎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
-
璋公不出院,群木闭深居。誓写一切经,欲向万卷馀。挥毫散林鹊,研墨惊池鱼。音翻四句偈,字译五天书。鸣钟竹阴晚,汲水桐花初。雨气润衣钵,香烟泛庭除。此地日清净,诸天应未如。不知将锡杖,早晚蹑空虚。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
【注释】 选自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穷:主要指境遇艰难、政治上不幸的遭遇,与“达”相对,非专指经济上的贫穷。如果生活困苦,则叫做“贫”。《孟子·尽心上》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
-
海陵佚史 明刊本《海陵佚史》正文书影 明刊本《海陵佚史》 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两卷。题“无遮道人编次,醉憨居士批评”。作者不详。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后。 现存主要版本有明刊本,
-
京兆先时杰,琳琅照一门。朝廷偏注意,接近与名藩。祖帐排舟数,寒江触石喧。看君妙为政,他日有殊恩。
-
祭文赏析·《祭母文》(毛泽东) 呜呼吾母,遽然
-
【原题】:内机知府郎官再和示教清拔遒美手不能置用韵以答嘉贶愧不足以当琼瑶之报也
-
死当印造凯绥·珂勒惠支(Kaethe Koll witz)所作版画的选集时,曾请史沫德黎(A·Smed ley)女士做一篇序。自以为这请得非常合适,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