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诗意|阅读答案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诗意|阅读答案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他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以后,做过江浙行省务官。五十岁左右的时候走出官场,过着幽居的生活。他是一位有才华的剧作家,写过不少剧本,流传下来的有七个, 汉宫秋是他的代表作,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也写了很多散曲,因此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散曲大多写得挥洒自如,典雅清丽,有时也常流露出消极遁世和虚无悲观的思想情绪。

这是一首抒写天涯游子秋日离愁的绝妙小诗。一个远在天涯的客游者,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刻,他仍未得歇宿之处,在荒废的道路上,迎着西风,骑着疲困的瘦马前行,看路旁老树上枯藤缠绕,乌鸦争枝。不远处,小桥横跨流水,对岸正有人家。望见的景色中,都含有一种秋日的乡愁,因而更使游子增加了天涯断肠的哀痛。这首散曲用开头的三句十八字,平列式地组合起九种景物,它们之间都围绕一个中心画面——秋途夕照,从属于一个主题——天涯游子的秋思。作者的情完全寓于景境之中,这就使景境变成了满含情思的意境,达到了情景的完美统一。作者对于外在景物的高度敏感性,以及捕捉具体形象入诗的高度才能,都是使人非常惊异的。他以“断肠人”的心情,骑瘦马独行于古道夕阳之下,他就对于那些最能盛载和寄托断肠秋情的景物,最有吸收力,并能以之作为主体情态对象化的表现物。为此作者才抓住了三个物象:藤、树、鸦。而这三者,作者选取时,它们各自的枯干、老朽、昏噪,是与它们所从属的本体结合为一的,进入诗中也不是为形容而现加的。所以这三种物象,既是秋夕古道上的带有某种特征性的景境,也是创作主体特定情态的最适合的对象化的形象。诗人深感宇宙荒凉,生意衰歇,怅触无边,希望断绝,一切外物全被意化,达到了外物与人心无间契合。风格是独有的。如果不是这个主体的这种心境,同是秋天的外景中,也可以选择别种对象,另表别种情境。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不别是一番秋天的景象吗?

从“枯藤老树昏鸦”到“小桥流水人家”,这景境有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是变得明丽了。但从主体的心境上看,却不过是天涯游子的客愁的一种转换,是由暗淡烦忧,转向了孤独的寂寞。因为这小桥、流水、人家,都不过是西风客路上的一种平平的存在,桥通哪里,水流何方,人家谁宿,这是瘦马上的断肠人所不关心的。眼下最现实的是“夕阳西下”了,天涯羁旅,客愁正深,古道正长,在哪里能找到投宿之处,还有所去的终点,未来的漫漫的归路,这使断肠人更要愁肠百结了!

猜你喜欢
  • 韩愈《游城南十六首·出城》全诗赏析

    暂出城门蹋青草,远于林下见春山。应须韦杜家家到,只有今朝一日闲。

  • 写老梅的古诗词(《画偈》老梅古腾正晚秋求完整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老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画偈》“老梅古腾正晚秋”求完整诗词,写竹、梅的诗句,描写梅花的诗句。(一)坐破苔衣第几重 ,梦中三十六芙蓉。 倾来墨渖堪特赠 ,恍惚难名是某峰。(二)茅屋禁寒昼不开,梅花消息早先回。幽人记得溪桥路,双屐还

  • 乐府诗《岑君歌》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汉]民歌 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伐之。狗吠不惊,足下生嫠。含哺鼓腹,焉知凶灾。我喜我生,独丁斯时。美矣岑君,于戏休兹。 《后汉书·冯岑贾列传》记载:岑君,即魏郡太守岑熙,他到魏郡任所之后

  • 彭荆风《驿路梨花》

    山,好大的山呵! 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 ② 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

  • 柳永《鹊桥仙》全诗鉴赏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伫。暮烟寒雨。

  •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井埋盆作小池退这句也去风赏析》

    【原题】:老翁真个似童儿汲井埋盆作小池退这句也去风用此尝为小诗云半区茅屋裹疏篱无地容盆作小池祗有案头翻笔墨老翁仿佛似童儿邻舍老近以石方盆见借可容水三升置小鱼其间终日观之不厌复借退这全句成一绝

  • 苏轼《阮郎归初夏》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阮郎归 初夏》·苏轼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苏轼有不少描写淡雅清新之景的词和表现日常生活情趣的词作,

  • 8月14日 八路军第115师和山东军区各一部进行甲子山三次反顽战役

    8月14日 八路军第115师和山东军区各一部进行甲子山三次反顽战役 : 8月14日,国民党军第57军第111师师长孙焕彩纠集李延修、朱信斋等部共2000余人,乘起义部队同八路军换防之机,南越日(照)莒

  • (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唐)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此词是《花间集》第一首,也是温庭筠十四首《菩萨蛮》中的第一

  • 《鹦鹉》禅思哲理诗赏析

    鹦鹉罗隐①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②。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注释】①罗隐:见《蜂》。②陇西:指陇山(六盘山南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