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晏殊《蝶恋花》诗意|阅读答案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晏殊《蝶恋花》诗意|阅读答案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七岁能文,少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朝官至宰相。晏殊好贤能,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韩琦、欧阳修等,他都引荐过。晏殊性情刚简,文章婉丽,应用不穷,他的诗学李商隐,但活泼轻快,闲雅有情思。其词承袭南唐词风,没有摆脱绮丽风气的影响。晏殊词题材内容狭小,但工于造语,他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古今一直在传诵。

这是一首表现闺中怀远的词,其中充满了真情切意。在离人的眼中,所见的一切景象中都包含有悲寒单苦的意味。她因为思念远人,看到花园里的菊花被愁烟笼罩,兰花也好象在秋露中哭泣。轻寒透进罗帏,更感意冷,令人嫉妒的燕子却双双飞去。天上的明月好象不知道人间离愁别恨的痛苦滋味,它斜射辉光,一夜扰人,使好梦难成。昨夜西风吹起,绿树凋残,已告深秋时节。登上高楼,在秋日晴空下,一眼望尽天涯,但归路上却不见所怀之人;真想给他写一封书信,表一表思意,可是山长水阔,谁知他今在何处?

晏殊在这首词中把所写的一切物象都加以人化,使其成为有意识的实体。但他却把其中分为明显的两种,一种是有情而又知同情,与词人的情态相一致的物象;一种是不知情而令人可恼的物象。两者形成对比,使作者的诗情得以强烈表现。

对于词中的秋闺思妇, “槛菊愁烟兰泣露”这是有情而又知同情者的表示。槛菊在被笼罩的轻烟里生愁,兰花在晨露中哭泣,它们作为环境中的存在物,同时生愁垂泪,动因何在呢?原来是为昨夜里独立西风楼上“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的闺中女而发,它们是她的心情的外化的存在物,这物象即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对象表现。当然也是词人的同情感的对象化。

与菊兰相反的是燕子和明月。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正是在菊愁兰泣的秋日轻寒的早晨,那室中的燕子,因自身有伴侣,对室中孤独愁苦中一夜未眠的女子,毫不同情,它们只顾自己地双双飞走了,很有一些“绿窗孤寝难成寐,紫燕双飞似弄人” (杨凝春怨)的意味。明月好象也很不通人情,它在夜间把斜光射进屋中,从天黑到天明,一直在撩动人的愁情,助长人的离恨。词中的这类拟人化的情态对比,把心怀“离恨苦”的人的值得同情的境遇显示得十分突出。

闺妇秋愁是一个老题材,晏殊用浓烈的情态对比,使它获得了新意。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显示望穿秋水的心情,达到如此形象而又富有哲理意味,堪称奇绝。

猜你喜欢
  • 《惜诵》情诗三百首赏析

    惜诵 作者: 庆振轩 【本书体例】

  • 古诗词对孩子的作用(学习古诗词,对孩子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对孩子的作用,内容包括学习古诗词,对孩子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的作用主要,孩子背古诗词的好处。简说意义,"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学习古诗词能造

  • 面对时代的写作

    面对时代的写作◎马启代诗歌和小说,以及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作家的写作应基于对人类尊严,即对人道的捍卫和对母语优雅纯净品质的护佑。我

  • 《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赏析》

    作者秋月里一座荒村野店生发的客途别恨和怀人之情。全词言短意长,含蓄有味,写景言情,皆臻佳境;且格律工细,语言醇雅,堪称小令中的佳作。开头两句,写旅途上所见的秋郊景色:枫叶已经凋落,站河桥上一望,野水退落,呈现出秋的寂寥。这两句,准确而传神

  • 《桃花一页诗经(外二篇)》孙丽丽散文赏析

    一树桃花开了,开在木窗前,像一页诗经。每年的春天,我总喜欢去看桃花,桃花是春天的主角,少了它,总觉春天缺了点什么。一进入桃园,便被

  • 乐府诗《汉成帝时燕燕童谣》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汉]民歌 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 此诗收在《乐府诗集》第八十八卷,属于《杂歌谣辞》,为乐府古辞。该诗与下篇“邪径败良田”,《汉书·五行志》都解作由“

  • 《和景贤七绝·[元]耶律楚材》原文与赏析

    [元]耶律楚材一曲悲风为子弹,穹庐聊复助清欢。自惭未尽桐君趣,老境方知道愈难。这是《

  • 《山》

    作者: 张增坤 【本书体例】

  • 《竹枝词》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黄,冷烟寒月过瞿塘。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题解竹枝词是一种民歌诗体,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而来。唐代

  • 白居易《醉送李协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全诗赏析

    富阳山底樟亭畔,立马停舟飞酒盂。曾共中丞情缱绻,暂留协律语踟蹰。紫微星北承恩去,青草湖南称意无?不羡君官羡君幕,幕中收得阮元瑜。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