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赏析》
作者秋月里一座荒村野店生发的客途别恨和怀人之情。全词言短意长,含蓄有味,写景言情,皆臻佳境;且格律工细,语言醇雅,堪称小令中的佳作。
开头两句,写旅途上所见的秋郊景色:枫叶已经凋落,站河桥上一望,野水退落,呈现出秋的寂寥。这两句,准确而传神地抓住最能表现秋月黄昏郊原景色的典型化物象,富有立体感地描绘出一幅旅人眼中的秋色图景,渲染出秋的寥廓与苍凉、萧瑟。
以下两句转写山野客店“坞”是四面高而中央低的山间村落,“黄茅店”是茅草盖的客店。这样的环境最容易引起羁旅愁怀借酒浇愁愁更愁的主人公醉倒客店中。不知不觉,他进入了梦乡,梦见自己身城里的一座高楼上。“高城”指大城市,“赤叶楼”是周围种了枫、槭类树木的楼。根据词的传统表达习惯,可判断“赤叶楼”与绮情有关。“红楼”、“青楼”之为歌妓所居,有五代、北宋的大量词作为证;梦中去寻找楼中的情人,晏几道就有很多类似的描写:“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是最著名的一例。此二句,对仗精工,声律和谐,虚实相生,对比鲜明,意境凄美,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余地和无穷的回味,艺术表现技巧颇为高超。
下片好梦难留的怅恨,将愁肠恨绪表现得百转千回。“天杳杳,路悠悠”,这是作者醒来之后,想象明天踏上征途的情况:天是这样的遥远,路是这样的悠长,走着走着,离开心爱的人,也就越来越远了。于是他想到“钿筝歌扇等闲休”,那位佳人身边享受“钿筝歌扇”的生活,已经结束了。“钿筝”指秦乐,“歌扇”指唱曲,显然都是那位歌女的当行技艺。这里包括许许多多两情缱绻的往事,寄寓着词人深沉的身世感慨。
结尾两句抒写别恨和迟暮之感。汉人送别,灞桥折柳,故“灞桥杨柳”即代指离别。“年年恨”,是说离别的频繁。词人浪迹天涯,到处播下相思情种,离别于他自然是时有发生的了。“鸳浦芙蓉”句,化用贺铸踏莎行中“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句意,言浦中的绿荷于“红衣脱尽”(即繁花凋落)后,再没有“蜂蝶”来依慕(即无人垂顾)了。此二句以精美工整的对仗,借物言情,表达了词人哀叹流年、自伤迟暮的深沉悲慨。
-
自从为騃童,直至作衰翁。所好随年异,为忙终日同。弄沙成佛塔,锵玉谒王宫。彼此皆儿戏,须臾即色空。有营非了义,无著是真宗。兼恐勤修道,犹应在妄中。
-
【诗句】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处】唐王昌龄《 出塞 》。 【意思】至今边烽仍未熄灭,万里征战的将士还未归来。 【全诗】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3048】邓小平治国论(李君如著,人民出版社、中国审计出版社,47 5万字, 2016年12月第1版,66元)。△作者将长期思考和研究的成果汇集
-
昔者韩昭侯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问左右曰:“谁加衣者?”左右对曰:“典冠。”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
-
宓子贱治亶父, 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 与之俱。 至于亶父, 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
-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 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 淮南极目尽神州。 这首诗写作者在浮远堂眺望中所产生的山河破碎之感。 江阴位于长江之滨,诗中大江,即指长江。起句暗点江阴,次句明提浮远堂。唐
-
【原题】: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上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
下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句的意思是:“这段感情可以留待成为回忆,只是当时已经失去了方向。”【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出处】唐·李商隐《锦瑟》。【意思1】这样凄怆的情怀哪会等到 今天追忆时才产生,在当时就让人怅惘 不已了。可待:岂待。惘然:怅惘、失意 的样子。【意 -
刘禹锡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这首诗描绘夔州初春的明丽景色和当地人民热爱生活的愉悦情怀。 第一句写天气和江上楼阁:“江上朱楼新雨晴”。春雨初晴,空气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