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新渝侯和诗书》原文|翻译|赏析
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1〕,跨蹑曹、左,会超潘、陆〔2〕。双鬓向光,风流已绝〔3〕;九梁插花,步摇为古〔4〕。高楼怀怨,结眉表色〔5〕;长门下泣,破粉成痕〔6〕。复有影里细腰,令与真类〔7〕;镜中好面,还将画等〔8〕。此皆性情卓绝,新致英奇。故知吹箫入秦,方识来凤之巧〔9〕;鸣琴向赵,始睹驻云之曲〔10〕。手持口颂,喜荷交并也。
【注释】
〔1〕垂示:谦词。“风云”二句:言新渝侯所示之三首诗作精妙完美。
〔2〕跨蹑:跨越。曹:曹植。左:左思。潘:潘岳。陆:陆机。
〔3〕向光:渐有白发。
〔4〕梁:指头上的金钗。步摇:妇女首饰的一种,装有垂珠,行步则摇动。
〔5〕结眉:紧锁双眉。色:面部的愁怨之色。
〔6〕长门:汉代宫殿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时曾居长门宫。并使司马相如为之作长门赋。
〔7〕细腰:指身材苗条的女子。类:相似。此二句用汉武帝思念李夫人,令方士招其神之事。
〔8〕好面:美丽的容貌。将:与。
〔9〕“故知”二句:列仙传载:箫史秦穆公时人,善吹箫。穆公有女号弄玉,好之,公遂与妻焉。遂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十年,吹似凤凰,凤凰来止其屋,为作凤凰台。夫妇止其所,一旦随凤凰去。
〔10〕“鸣瑟”二句:西京杂记载:“戚夫人侍高帝,常以赵王如意相托。又曰:夫人善鼓瑟,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毕,每泣下流涟。”
【赏析】
这封书信短小精炼,虽属于一般的赠答之作,却也表现了梁朝统治者对文学之士的一般态度。书信上来以几句话表扬了新渝侯萧映所赠的三诗。接着对三诗之内容加以形象概括,最后又写了自己从阅读中所获之乐趣,其中还涉及有关文学欣赏的问题。这是一个方面。从另一个角度看,通过这封书信我们还可以了解当时文士们诗歌写作的取材范围以及评价者对其取材如何看等。
-
苏轼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 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 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 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 数朝风雨凉,畦菊发新颖。 俯仰可卒岁,何必谋二顷。 这首五言古诗,写于绍圣五年(1098)
-
半辈子平庸无奇,要说有什么惊人的事,就是小时候造过一次神,但也是玩泥巴玩出来的,上不得履历表的。 穷乡里的孩子没有什么好玩,玩泥巴。玩泥巴也有讲究,最讲究的是炼泥。炼泥要用黑土,不能用红土。把一堆黑土
-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内容】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赏析】: 李白饮酒诗特多兴会淋漓之作。此诗开篇就写当筵情景。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
-
出自北门, 走出北门去, 忧心殷殷。① 忧心忡忡惨兮兮。 终窭且贫,② 又是寒伧又贫困, 莫知我艰。 我的艰辛无人知。 已焉哉
-
欧阳修:丰乐亭记 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
-
【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注释与译文]高堂,指父母双亲。青丝,喻黑发。两句的意思是:你没看见上一辈的人因为从镜子里看到白发而悲伤,早晨还是黑发,晚上已变得雪白?诗句以夸张笔法画出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注释】:原案:宋末赵仪可,名文,著有《青山集》,与戡时代不相及,疑别一人同姓名者,或他人诗误入戡集。今无别本可校,姑仍其旧录之。
-
【原题】:自离芜湖多阻风是日早次雁汊风顺亟驾帆以行既而稍驶落帆之半晚次雷口舟人以贪风曛暮不得泊几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