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鉧潭记》原文|翻译|赏析
唐·柳宗元2
钴鉧潭在西山西3。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4,抵山石,屈折东流,真颠委势峻5,荡击益暴,啮其涯6,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之7,一旦欵门来告曰8: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9,既芟山而更居10,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11。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12,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13,有声潀然14。 尤与中秋望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15。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16,非兹潭也欤?
1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二篇。钴鉧(gu mu):熨斗,潭形似之,故名。2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有柳河东集。3西山:在今湖南省零陵县西湘江外二里。4冉水:冉溪,在零陵县西南。5颠委:指水的上游与下游,此处概指水流经的途径。颠:头顶。委,末尾。6啮(nie):咬,喻水的冲击侵蚀力。7 亟(qi):屡次。8欵门:叩门。9不胜:承受不了。私券:私人借据。委积:累积。10芟(shan)山:清除山上杂草乱木。更(geng)居:改换住处。11贸财:换钱。12槛(jian):栏杆。13行:引。14潀(cong)然:水流声。15迥(jiong):辽阔高远。16夷:边远地方,指永州。时柳宗元因参与政治革新而被远贬永州。
【析点】 钴鉧潭虽是永州郊外不满十亩的一湾小潭,却以它多姿的天然秀色惹人喜爱。其水源,“奔”、“注”、“荡”、“击”、“啮”,拟人的动态与力度,富于激触人心的力量;其潭水,清彻平广、自然舒展,再配以周围的树与泉,淡雅怡人;其树与泉,相环相悬,“环”“悬”两字叶韵且动静搭配,高下相合,更增诗意;整饬后的钴鉧潭:“潀然”之声,远韵悠扬,再通过中秋观月将视野无尽开拓,天高气迥,旷然物外,展示了意想不到的境界。山林野趣的小小钴鉧潭,得到柳宗元画意诗情的记述,山水有灵,当感欣逢知己之慰。
游记不仅写景,对当时“官租私券”的盘剥从旁做了揭露;那“乐居夷而忘故土”的述怀,更包含着深深的感喟:如若没有这个小潭谁能使我柳宗元暂得一乐? 谁能使我柳宗元忘怀故土? 所以写“乐”正因其不乐,写“忘”恰因其不忘,这“乐”而“忘”是柳宗元革新失败、贬居荒远、孤独抑郁心情的曲折表现。这些又都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不同于一般文人游山玩水之作的地方。
-
子产曰:“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① 。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 ② ,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 ③ ,度不可改。”(《左传·昭公四年》) 注释 ①死生以之:以,由;意思是已将生死置之度外。②度:法制。③逞:放纵
-
【作品提要】 在德国中南部一个名叫斯贝塞的偏僻村子里,孤儿西木由一户农家收养。10岁时,战火使西木惊慌失措地逃进森林,遇见后来才得知为其亲生父亲的隐士。他度过两年野人般的原始简朴的生活,同时受到隐士给
-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①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七言绝句(或绝句),押的韵是ā。 ②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
-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
梅尧臣的《览翠亭记》是一篇唐宋散文作品,描绘了翠亭的美景。翠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山水之间的和谐融合而闻名。文章语言简洁明快,用词精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鉴赏能力。这篇散文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读完后,我对翠亭的美丽景色有了更深的了解。
-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
万锦情林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双峰堂余文台刊本《万锦情林》扉页书影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双峰堂余文台刊本《万锦情林》正文书影 明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选集。全称《芸窗汇爽万锦情林》。六卷。题“
-
【3015】好干部的五项修炼(理清著,新华出版社,17万字,2015年9月第1版,29元)△解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
-
李贺诗《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这首诗以梦为名,抒写作者想象遨游月宫天界和从天上俯瞰人
-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出处】唐杜甫《 佳人 》。 【意思】世态人情厌恶衰落的人,世 间万事的变化就像随风而转的烛焰。 恶(w):厌恶。衰歇:衰败没落。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世态炎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