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始兴王赐花纨簟启》原文|翻译|赏析
南朝·齐·刘潜2
丽兼桃象3,周洽昏明4。便觉夏室已寒,冬裘可袭5。虽九日煎沙6,香粉犹弃;三旬沸海7,团扇可捐8。
1这是一封答谢信。始兴王:即萧憺。梁武帝第十一子。花纨簟(dian):一种特制的凉席。启:古时书信的一种。2刘潜(484-550):字孝仪。明人辑有刘豫章集。3“丽兼”句:意为席子的华丽兼有桃枝席和象牙席的特点。4“周洽”句:意为席子在白天夜晚都和谐美观。周:调和。洽:协和。5裘:皮衣。袭:衣上加衣。6日:太阳。煎:烘烤。7三旬:指三伏。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沸:沸腾。8捐:舍弃。
【析点】 这封答谢信里没有出现一个“谢”字,但字里行间由衷感激之情却无处不在。把深深的谢意涵容在对花纨蕈的赞叹之中,这是作者构思的精妙处。
对花纨蕈的赞叹,作者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席子外观之华丽——“丽兼桃象,周洽昏明”;虚写席子功用之神奇——夏日室寒,似乎需穿皮衣;即使天悬九日,也无需香粉这清凉剂;三伏天也可抛弃团扇。通过对自己主观感受极度夸张的描述,去启发读者的神思奇想,这种避实就虚、虚中求实的写法和短信高妙的构思一样,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为之一新,收到了实写所不能及的艺术效果
-
闲吟芍药诗,怅望久颦眉。盼眄回眸远,纤衫整髻迟。重寻春昼梦,笑把浅花枝。小市长陵住,非郎谁得知?
-
南朝乐府民歌夜长不得眠, 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 虚应空中诺。这首民歌,抓住“虚
-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翻译与解读
-
五妈的嘴并不是豁嘴、兔唇或缺了几颗牙齿,是她说话时常把不住调门,弄出不少事端。为此,五妈没少挨五叔的拳头。五叔的拳头砸下去之后,五
-
白发生偏速,交人不奈何。今朝两鬓上,更较数茎多。
-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
《望海潮》是清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描写了作者因思念故乡而产生的无边无尽的忧愁。词中运用了豪放激昂的辞藻和形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身世不遇的心情。通过对大海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追求自由的心愿。整篇词富有倾诉之意,流露出了作者追求理想、不甘平庸的精神追求。
-
商容有疾,老子曰:“先生无遗教以告弟子乎?”……容张口曰:“吾舌存乎?”曰:“存。”“吾齿存乎?”曰:“亡。”“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刚亡而弱存乎?”容曰:“嘻,天下事尽矣!” ——《慎子》 《慎
-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 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 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 山去! 【注释】星河:银河,天河。帝所: